双钗缘(240)

作者:鲜肉豆沙粽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时间一晃半月,已至春深时节。

贤雅院迎来了一位半路来的女学生,太子妃的侄女沈芳舒。

她来的那日,阵势极大,不仅太子妃和两位王妃陪同她入园,还有盛瑾亲指了两个侍女给她。

贤雅院众人起初觉得新鲜,热情地招呼新同窗,后来便觉没趣。用盛尧的话来说就是:“这厮忒拿腔作调,不是一路人。”

许馥春一向比她们两个有心眼,听了这话笑道:“难为你了,原先木头似的实心人,这会子倒品出了味儿,我还在估摸着你俩谁先开窍呢。”

她朝窗边打瞌睡的清殊努了努嘴,“喏,你瞧她还有心思睡,另一个舒儿都差把心思写脸上了,真当我们这些深宅大院长出来的都是糊涂虫呢。”

话音刚落,清殊就醒了,她困倦地转了个方向,瓮声道:“少来,我又不是蠢。只要对我没妨碍,管她做甚么呢?”

她其实早就看出沈芳舒的不对劲。

自进园起,沈芳舒就处处打听清殊的事,尤其在意那桩流言。此后她还不时请客摆宴,意在拉拢几个家底厚的同窗。一连串的小伎俩,只为了胜过清殊。

若是兰心院的小姑娘,怕是不会察觉异样,也许还会格外喜欢沈芳舒。

可是贤雅院众女自小一起长大,彼此知根知底,连闯了祸都会互相兜着,哪里是她能挑唆的。

在她不知道的情况下,清殊已经听了满耳朵的警告。

一直视而不见,纯粹是她提不起兴趣对付这种幼稚心思。

那边厢,沈芳舒费了大半月的功夫才意识到,凭借她半路掺一脚的情谊,断不能代替那个“殊儿”在众人心里的位置。

她虽心里憋气,却也无法,只能按捺。这时的她没有想到破局的契机这么快来临。

四月初七,恰逢乐绾郡主五岁生辰礼,按照皇家的规矩,是时候要给郡主挑选一位侍读。

虽顶着陪同读书的名头,但是想也知道,小郡主年方五岁能认得几个字,这不过是要提前选好日后闺中交际的密友。最好是年纪相仿,家世适中,这样既好培养情谊,又不至于叫骄矜的贵女欺负了郡主。

所以,借着生辰礼的时机,永平王妃便想在女学里为爱女挑选一位侍读。

她想的周全,兰心院都是七八岁的小女娃,比郡主大不了多少,兼之已经读书明理,最妥帖不过。

一旁的太子妃却突然笑道:“年纪小的孩子未免淘气,倒不如选个大些的,既懂事又晓得照顾人。你想,在宫里上学,咱们也没法时时盯着,阿绾年纪又小,便是吃了亏也不明白。有个妥帖人在一旁顾着,倒好过两个嫩生生的孩童。”

永平王妃迟疑片刻,试探道:“嫂嫂的意思是……心里有人选了?”

太子妃“扑哧”一笑,摆摆手道:“果然瞒不过你,我原是属意舒儿,谁知这孩子大度,推举了她们学里的一个姑娘。说来也巧,那个也叫殊儿,我隐约记得是见过一回的。那孩子同你家容哥儿也很要好,想来是幼时的情谊。有这一层在,她自然诚心看顾阿绾。”

永平王妃眉头几不可查地皱了皱。

她倒不是不满意清殊,只是太子妃突然提这一嘴,未免太突兀。卢文君熟悉自家嫂嫂,那是个再直肠子不过的人。倘若无人提点,是决计想不到掺和这事。

这么想着,她淡淡扫里一眼沈芳舒,只见她仍是是一副低眉顺眼的模样,到底是收起了疑心。

淮安王妃却没那么好糊弄,只听她笑道:“ 嫂嫂究竟是给阿绾选侍读,还是有旁的打算。我前儿听母后说,这回要好生选上一批贵女入宫,明面儿是给公主郡主挑的,实则还不是有相看给小子们的意思。嫂嫂可有此意?”

太子妃被问得一愣,想了想才道:“我却没有南绮想得这么深,只是你倒提点了我。单我东宫里就有好些哥儿尚未婚配,与其在宴席上挑花眼,倒不如就借着选侍读之机,好生拣选一回。”

她越说越起劲,又对永平王妃道:“文君,你要是不中意曲家那丫头,我就要了。我宫里还有几个郡主没来得及挑人呢。原先不觉着这孩子好,现下越琢磨越有想头。曲家门第不显,姑娘样貌又不错,便是做不得正妻,聘了做侧妃也是好的。咱们家的王孙公子哪里配不得她?”

“……?”淮安王妃断没有料到自己的话还启发了太子妃,不由得失语片刻,想了想才道:“人家清流门第,便是嫁与皇家,也不好拿侧妃来说道。嫂嫂还是少做这样的打算,如若喜欢这个姑娘,就正正经经相待。”

太子妃这回又不答话了,她心里算计得分明,王孙公子就那么几个,好的更是少,谁的正妻不是千挑万选?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