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的灯火也亮了起来。
胤礽休养了晚上已经好多了,毕竟比康熙年轻,也没有像康熙上次一样有发热的情况。
他底子好。
起床收拾了东西,父子二人都穿着明黄色的衣服,康熙是龙袍,而胤礽是蟒袍。
前所未有的一起去上朝。
一下子惊到了众人。
众人袖子里揣着折子,看这皇上跟太子这架势觉得很不妙。
皇阿玛这是跟太子殿下联合了。
看来让公主们去尚书房上课的旨意就是皇上跟太子殿下商量之后的结果了。
一时间众人对胤礽有些不满。
他可还是一个皇太子,还不是皇上呢,就敢跟着皇上一起对抗他们群臣了,简直把自己看的太重了。,
也不担心自己到底坐不坐得稳着皇太子之位。
要知道,皇上的几个儿子都很优秀,即使比不上现在的太子殿下,但那也能承担起大梁。
就比如大阿哥。
但大阿哥今天没来,而且皇上好像让他去负责什么白莲教的事去了。
这是故意把大阿哥给支开的吧,大阿哥一走,皇上就跟着太子殿下开始搞事。
要他们说,皇上实在是太惯着太子殿下了,都把太子殿下惯得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对,他们是对付不了皇上,但对付一个小小的太子也不在话下。
一个眼神的功夫,众人就知道今天的主要集火点了。
皇上不是在意太子殿下吗?
那他们今天就让皇上明白,谏言的实力。
皇上要是不更改旨意,那胤礽这个太子也别继续做下去了。
他们不需要一个与群臣对抗的太子。
胤礽一来到金銮殿,就觉得硝烟味已经弥漫起来了,而且主要集中在他身上。
他穿着蟒袍挺直了背,整个人有种悲凉感。
这些人太过于愚昧了,他不会动摇的,不然现在动摇,之后死的就是老百姓,受欺辱的就是大清子民。
胤祉和胤祺也都站在胤礽的背后。
这一颗三个人形成了一层保护罩站在了康熙前面,为皇阿玛提供保护。
康熙看了一眼三个儿子,不由得想起来老大和老四。
要是他们也在就好了。
但只有他们四个也不怕。
“上朝——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太监声音刚落。
上朝的大臣们就乌央乌央的喊起来了:“臣有事起奏——”
“臣启奏——”
“皇上,臣有事——”
……
一个个声音不绝入耳,康熙看着都气笑了。
这些大臣们都是有备而来,看看这眼圈黑的。
唉,看他们睡不好,康熙就爽了。
康熙朝胤礽递了一个眼色。
胤礽秒懂,在大臣们站出来之前,先前进一步,朝康熙行了一个礼:“皇阿玛,儿臣有事起奏。”
康熙抬手,让众人安静下来。
原本还嘈杂不堪的朝堂,瞬间如落针一般的安静了下来。
众人都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皇上这是跟太子打起配合来了。
一个文人模样的人,敢在康熙开口之前,跪在地上:“皇上,这是臣的血书,臣有事启奏。”
康熙瞅了他一眼,折子上确实有红色的痕迹。
他有些不悦:“文大人先等等,让朕先听听太子怎么说?”
文大人:“臣……”
但胤礽已经抬声压过了他:“皇阿玛,儿臣听闻昨日您下旨允许公主同阿哥们一同在尚书房接受教育,并由大学士张英作为考核老师进行统一考核,儿臣这就有了想法,作为大清的子民,孤自认大清的公主们让整个大清见识到了什么是巾帼不让须眉。”
“对,她们没有上阵杀敌,没有为大清多赚银两,但她们把自己的一生化作了一枚纽扣,紧紧的联系着蒙满二族的和谐,用青春守卫着大清和蒙古的关系,现在噶尔丹还未平复,大清的公主们的命运却是既定的,生下来就要去抚蒙,孤每次听闻这样的事,都痛恨自己的无能,作为大清的皇太子,却觉得窝囊,我大清子民何须女子来守护!”
胤礽气愤的声音掷地有声,但却像一个无形的巴掌打在那些大臣们的脸上。
太子说的绝对是反话,但他们听到之后脸上觉得火辣辣的。
一些不明是非的人还在心里辩驳。
这是大清公主应该做的。
作为女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蒙古王子已经算是好的了。
而且那皇太后不也是和亲嫁过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