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有悔(101)

作者:正经的摸鱼学家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说完便忙着上台数钱去了。

第64章 自求多福

秦二白将赏钱收进箩筐,现场清点。

兰君竟嗅出了一丝危机感,立在台下看着秦二白每个动作,生怕他暗中做手脚。只不过再怎么数,钱也不会平白无故多出两分。

最后数完,竹曦竟以一两之差险胜兰君。秦二白感觉自己在做梦:“这场比试是……是竹曦赢了!”

这……未免也太不可思议了。虽然楼主让竹曦去,但秦二白其实也没指望他能比过兰君,毕竟上一次二人登台,结果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没想到这次居然真的赢了。他是知道总有新人会冒尖儿,但没想到会这么快。

竹曦听到结果,立刻把目光投向站在二楼看台的李自牧,对方正笑着看他,朝他微微点头。

竹曦知道李自牧素来都是支持他的,只是没想到最近没怎么黏着他,他还能和以前一样对待自己。

这反而让竹曦不知该怎么看待他了。

如此,这场比试就要定好胜负。兰君不太甘心,他先前还和李自牧说过竹曦比不过自己,这回多少有些没脸。

“等等,”人群中一老者高声道,“老朽还能说两句否?”

那老人放浪形骸,发须都已花白大半,腰间别了个酒葫芦,满脸笑容。

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就是整条二十六巷都闻名的“花老头儿”。他年年几乎不回家,听闻其无儿无女,也不缺钱,日子过得还挺富足,只是整日泡在这花街柳巷之地,是个怪人。

秦二白见是他,立刻将他迎上台来:“自然自然,您是常客,尽管说?”

老者灵光一闪,笑道:“素来听闻这浮香楼有诗换酒钱的说法,不知今日还算不算得了数?”

秦二白一愣,莫非是要以诗抵钱?这种秦楼楚馆,最缺的就是个“雅”字。别说是换钱,只要文采好,美人倒贴的都有不少。

“若算得,那就端墨来!”

秦二白忙叫人端上一大碗墨水,连着纸笔一齐奉上。

老者大袖一挥,接过笔杆子,笔根往墨水中浸润,满满的墨色,全囊括其中。他偏偏却没要那纸,直接转身在高高挂起的红绸上,挥墨道:

红绡玉钟声色里,只道销魂好舞霓。

一曲终了绕梁昏,惊鸿照影自难寂。

众人不由惊呼,这花老头可不止看上去那么简单。这诗写得是兰君,果真绝妙啊!若是传诵出去,定是一段佳话。

这一首诗自然不止十两银子。

台下有人起哄道:“如此,这诗加在兰君头上,那兰君自然更胜一筹。”

这诗真的能抵钱!并且兰君还真要后来居上!

“且慢!”刘世棠并不想让竹曦输,“如此小辈也斗胆添上一笔!”

所有人都齐刷刷地看向声音的源头,是个风度翩翩的公子哥。刘世棠朝台上的老者深作揖,又朝身边的王公子和李自牧点头示意。

坐在一旁醒酒的王公子目瞪口呆地看着刘世棠站起身,缓步走上台。

他也学着老者的样子,在另一侧的红绸上写道:

乱入花间醉,却闻霜剑鸣。

绿玉擢素手,竹点万盏清。

老者见状更是来了诗性,猛灌了一大口酒,继续挥毫:

浮香自盈绕汐间,游响停云众宾欢。

奈何醉酒自逍遥,独赏瑶池倚绮窗。

刘世棠并没有处于下分,马上又重新作诗:

流光溢彩梦无痕,眼波流转照人情。

明朝有酒今朝醉,韶华不负春尽来。

在众目睽睽之下,两人竟不分伯仲,一时间竟难分高下。

两人洋洋洒洒,都快把挂着当装饰的红绸子上写满了。直到老者的墨水用完,满满几丈的绸子写了不下十余首小诗。

刘世棠却仍旧没有停笔的意思,不光写得快,写出来的诗作也不亚于诗人大家。众人边看边小声琢磨,两厢对比之下,老者的诗有的是孤艳之感,而刘世棠的事则更显得轻快些。

风格不同,自然更难比较。

这场比试,似乎由两个小倌的争奇斗艳,变成了两个文人的文赛。

花老头一壶酒喝完,也就停了笔。

“好小子!老朽……江郎才尽,认这个栽哈哈哈哈哈哈哈!”老者停笔也不恼,反而放声而笑,“后生可畏也!”

说完便提着葫芦下了台,众人自然给他让出一条道,老者潇潇洒洒地迈出了浮香楼的大门。刘世棠朝他再作揖,因为他看出老者是故意让他一局,老者并非无世可作,只是看他过于执着,年轻气盛了些。

秦二白差人将红绸上的诗抄写下来,这在整个二十六巷,可是难得一见的比试。

这样,结果也没有什么争议,秦二白敲了两下锣鼓,大声道:“如此,最终的胜者便是竹曦!明年的花魁大赏,就由他替咱们浮香楼‘出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