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宣景还是一脸的无辜加正经,故意凑近过去问:“怎么了?”
谢恒赶紧左右看了看,确定周围都没有人才开始放心害羞:……将军真是越来越会撩拨人了。
逗得谢恒满脸通红,宣景才笑起来,认真地问:“谢斌除了喜欢看野史之外也很喜欢文房四宝,你之前送了他端州砚,我就送他看两条徽州墨。”
徽州墨乃墨中至尊,与端州砚齐名,都是文人墨客的心头宝,其中更以烫金竹青墨闻名天下。
有言道一两墨条十两金,这徽州墨也基本是有钱人的玩意儿,普通文人也就只能看看了。
谢恒:“京城的徽州墨都炒到什么价儿了?买那也太亏了些。”
宣景:“不用现买,早前我到徽州去验兵,徽州总督送了我一对烫金竹青墨。”
“是吗?那一会我先看看!”谢恒虽说不是很爱这些东西,但也有几分好奇,很想瞧瞧被这些文人吹上天的徽州墨到底什么样。
到将军府,宣景给谢恒拿出来看。
别说,虽然不是很懂行,但是看着这两根躺在锦盒里的墨条便觉得价值不菲。色泽油润黑亮,泛着淡淡的青色,像极了极品塔青玉,也就是所谓的黑羊脂,上面有烫金的图案,两根墨条拼在一起是一副猛虎上山图。能在不损害墨条的前提下烫金,也只有徽州墨能做到,烫金的工艺十分精湛,寓意也极好。
只一眼,谢恒就明白为何几乎天下文人都推崇徽州墨了,连他一个外行人看着都心动,像玉石一样漂亮的墨,写出来的字迹一定很好看。
谢恒肯定要是谢斌得到这两条徽州墨一定会激动得好几天睡不着。
终于到了沐休,这一个沐休谢恒觉得等得有些久了。主要是现在朝堂上的官员们整日都围着扩充后宫的话题讨论个没完。
武德帝虽然有意平衡势力,但也没直接同意进行选秀,似乎还在犹豫中。可一众官员们你一嘴我一嘴,甚至将武德帝不肯扩充后宫的行为上升到了对不起大瑾国皇室的列祖列宗,问题性质十分严重!
武德帝就一直硬扛着,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什么朝政繁忙啊,什么阮贵妃刚刚生完孩子做完月子,这时候选新人入宫不好啊,皇子公主们也不算少了,皇嗣不算艰难之类的。大概就是能拖一天是一天。
然而几乎所有的理由都被朝臣们逐个攻破。
朝政繁忙吗?最近都没人上奏折有什么好繁忙的?阮贵妃是刚做完月子,但谁都知道阮贵妃性子好,温柔大度,毕竟阮家的家教摆在那,阮相的养女绝对不可能善妒,甚至正因为身体还在恢复阶段,不能很好地伺候陛下,更需要多选些人充盈后宫。
至于皇嗣问题,谁会嫌弃子女多呢!皇室多开枝散叶才是好事。
武德帝被说得无法反驳,频频看向谢恒。大概是觉得最近谢恒都没有怼那些大臣,才让他们有了精神盯着自己的后宫。
而谢恒难得迟钝了一回,没有领悟武德帝看着他的用意,心中还奇怪为何大臣们劝谏陛下选秀陛下要看自己,难不成还想让他给帮忙把关吗?他大理寺卿,这种差事无论如何也不该落到他头上吧?
为了避免武德帝不按常理出牌把他揪出去,谢恒更加不敢开口,免得引起武德帝注意。
而选秀的事也终于在沐休前定了下来,就在下个月初。
沐休这日,宣景带着礼物上门。除了原本给谢恒看过的徽州烫金竹青墨外,还有两坛陈年老酒。
拿酒的事是荣启提醒他的。
荣启说没有哪个大舅哥是一坛酒拿不下来的,如果有那就两坛酒。
宣景觉得这话不是很靠谱,但犹豫再三后还是带了两坛老酒上门,万一有用呢?
谢斌一大早就吩咐厨房张罗饭菜,他跟谢恒说过去了解一下侯爷的口味。谢恒假装了解过,转头就跟谢斌说起了宣景口味如何,这可是他早就熟记于心的。
一开始谢恒还有些担心将军来府上,谢长青和谢老夫人会不会趁机搞事情。两人都算是他名义上的长辈,他也不想在将军面前对两人太过不留情面。
但没想到谢斌早就安排好了一切,有刘妈妈看着,谢老夫人那根本就不能离开自己的屋子,什么动静也传不到外面去。
而谢斌也早就跟谢长青的一位同僚通了气,让对方在今天约谢长青到锦屏馆去,当然他出钱。
谢恒都忍不住要狠狠夸谢斌一番,这番安排实在太棒了!
中午宣景带着礼物到了。
如谢恒所料,看见徽州墨的谢斌眼睛都直了,要不是骨子里的修养撑着,他可能是直接就从宣景手中拿过来细细摩挲欣赏。
“这、这么贵重的礼物,我如何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