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织造局,不是育婴堂,哪里来的什么李嬷嬷赵嬷嬷!”
绿腰听了,心里一沉,再看这人,越发觉得不对劲。
不过她并不声张,反而笑脸相送,“请帮我通报一声,就说沈绿腰来上门应聘绣娘。”她使了一些银钱,对方收了钱,脸色好看了些,“回去等着吧,我会转告的。”
果然不对,若此人真是织造局的,不可能不认识赵嬷嬷,那位嬷嬷好歹也是个领头的所官,更可疑的一点,虽然她只来过这里一次,却知道严霁楼治下极严,会这样明目张胆地收受旁人好处吗?
她心下不禁紧张起来,又郁闷在这金陵城内无有熟人,找不到多少人脉,况且就小叔这个位置,就算托了关系,等闲官宦也不能轻易触碰到其间脉络。
夜深了,还是等明天再看吧。
她疲惫地驾着马车赶回故衣巷。
经过巷口,对面梧桐书院的几个学子正好从里面走出来,其中好几个都是常来她店里买香料的,远远就看见她,打起招呼来,“沈娘子!”
绿腰从马车上跳下来,听见声音应了一声。
“沈娘子还会驾车,从前都没见过。”几个年轻的小郎君从马路对面走过来。
绿腰无精打采地笑了笑,一个穿青衫的斯文少年道:“最近怎么不见沈娘子在店里?”
绿腰忽然想起,这几个人家中仿佛都是非富即贵,再怎么样也比她有门道,于是她便谎称自己打算关了铺子,去织造局应聘绣娘。
“这样啊,但是听说那位织造提督性子有些古怪。”
“没有吧,我爹说那位严大人,把织造局治理得挺好的,尤其重视海外贸易,就连我爹这样的绸缎商,日子都好过了不少。”其中一位红衣少年说。
“对了,我中午还见这位严大人了。”
绿腰脱口而出,“在哪儿?”
“就在兴隆钱庄,他当时在那儿取钱来着,左耳一侧带耳坠,印象很深刻,不会看错。”
果然,那人是在说谎。
不过由此看来,小叔叔凶多吉少。
绿腰回到家中,忧心忡忡地坐在灯下,听秦嬷嬷说两个孩子都睡了,她便过去看看,只见在青轩的枕头旁边,放着那只布老虎,绿腰不禁叹气,到底还是个孩子,表现得再怎么懂事,也还是离不开这些玩具的诱惑。
她把布老虎拿起来,打算放到地上去,枕边放这个,怪脏的。
咣当一声,老虎肚子里面掉出一把银色的小刀,绿腰看那形制,还有上面的铭文,眼熟的很,电光火石之间,她想起来了,这是一把藏刀,是严霁楼的东西!
当年他去参加省试,带回来一个当地的特色月饼,特别大,比她生平见过的月饼都大,当时她在别人家婚事上帮忙,两个人躲在灶房里,就是用这把刀切开的月饼。
青轩怎么会有严霁楼的东西?
她再也忍不住,上去把儿子摇醒,青轩揉着眼睛爬起来,本来还有起床气,结果看见那把藏刀,立刻噤声,脸上浮现心虚的表情,轻轻叫了一声“娘。”
“这是哪来的?”
青轩知道纸包不住火了,老实交待:“书院先生给的。”
“你们先生姓什么?”
“姓严。”
原来如此。
原来他一直在默默关注着两个孩子,怪不得一向门第森严的谢家私塾竟然会放平民子弟进去,怪不得又是奖励又是补课,怪不得最近青轩的性子这样开朗……
看着神色复杂的母亲,青轩还以为自己犯错惹恼母亲了,赤着脚从床上爬下来,仰起脸问绿腰:“娘你怎么了?”
绿腰看着那双与小叔叔酷肖的眉眼,握紧手里的藏刀,心里想着,既然严霁楼能到谢家当西席,说明同谢家有交情,明天她便上门去问问,或许能得到一点有用的消息。
也该她为他勇敢一回了。
第90章
她没想到的是, 关键时刻,谢家的大门没有平日里那么好进了。
幸好来之前她从青轩那儿挖来小道消息,知道每逢清晨, 谢家东侧门会有伙房的奴婢换班,绿腰乔装混进去,打听到谢家家主的位置。
到得一处书房模样的厢房。
里面传来声音。
“早点动手为好,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不妥,江南织造虽然品阶算不上高,在圣上面前却是能说上话的, 这样做把人逼急了, 物极必反, 太冒险。”
“谢逸, 你说严霁楼在雍州故乡时,就与其寡嫂珠胎暗结, 可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