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直白道:“那些工人活不了太久了,对吗?”
参加游.行的大都是中级工人,年龄已经在30上下。
按照特别聘任的平均寿命,他们只剩两三年可活。
有名仆从忍不住问:“徐小姐,这些数据可靠吗?”
她们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 无法辨别徐渺的数据分析方法是否准确。
家主派她们到徐渺身边,也没有提太多要求,只让她们照顾好徐小姐, 这是南家未来的女主人。
她们无法相信, 那个总是温和微笑的主人, 看似宽容的处理方式,竟然会将工人们推入地狱。
徐渺统计这组数据,为的就是让仆人们发问。
南湫石往她身边送人,这些人就只有两条路可走。
要么加入她,要么继续忠于南家——直到死亡。
她给她们选择的机会。
所以她要把真相剖开给她们看。
她毫不避讳地骇入工厂监控,投放车间中的场景。
一排排工作台上摆放着沾满油污的机械装置,每个工人身着灰色化纤工服,拧着螺丝,调试着电阻片,挑选着继电器。
他们中的一部分,时不时要拿起手边一支绿色小塑料瓶,往眼睛里滴一两滴透明液体。
有一些滴得频繁的,脸颊呈现出怪异的酡红。
“这是一种提神药剂。”徐渺主动为不解的冬葵与仆人们解释,她需要在信号断开前把这件事解决,“机修工作对视力和专注度要求很高,工人们习惯购买这种药剂辅助工作,它的价格很便宜,到处都能买到,没有人告诉他们,这种药会损伤神经,造成大脑萎缩,心力衰竭。”
仆人们隐隐约约明白了什么,冬葵则一针见血指出:“每天多出的四小时工作所需要的药剂,恐怕正好就是人体代谢能力的极限。”
“是的。”徐渺打开一篇论文,她知道大家看不懂原理,直接下滑拖到影像对比,“左边是每天工作12小时工人的心脏,右边是16小时的。”
影像很直观,16小时工人明显能看到心脏肥厚,心室附壁血栓,律动失常,令人担心下一秒就要停止跳动。
拖着这样的身体,能活几年,全看运气。
仆人们越发茫然。
这件事,家主知道吗?
他们求助地望向徐渺,徐渺打开了另一个视频。
这次是工厂附近的快餐档口,一名老工人劝几名年轻工人,不要为了一点涨薪就去做16小时。
“会死人的。”老工人苦口婆心,“很多人就是这么死的,这钱赚得不划算。”
年轻工人笑笑,哪有什么不划算,就算自己不小心出事,挣的钱还能留给家里。
老人的劝诫总是不被重视的,年轻工人们摇摇头,反正多的时间也是睡觉浪费了,还不如多干点活呢,好多人想申请,还申请不上呢。
他们和老人打着哈哈,依然选择了16小时工作。
仆人们慌乱地掐住手心,答案很显然了,连有经验的老工人都知道的事,家主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对游.行工人的处置,分明是温水煮青蛙。
可拿了钱的工人们,还是要感激她的。
她可是给了好大一笔钱啊。
想多赚钱,就要多干活,确实是对的啊。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仆人们想不明白。
落日熔金,渐渐熄灭的夕阳似乎要轰轰烈烈燃尽最后的生命,将天空肆意涂抹成一幅绚烂油画。
摄影师们急忙搬出相机,留下它的残影。
刚吃完晚饭的工人们却没有这份闲情逸致,他们匆匆赶回厂区,准备继续工作。
一只蔚蓝色的蝴蝶掠过他们鼻尖,落下一串晶莹鳞粉,纷纷扬扬与弥漫的黄昏汇融,仿佛燃到尽头的柴火堆爆出零星火星。
噼啪。
火星灼痛了仍旧蒙昧的灵魂。
工人们失神愣在原地。
此刻的他们还不知道,这只蝴蝶永远不会出现在摄影师的镜头中。
他们只是觉得,蝴蝶很美,美到即使时间就是金钱,也必须要抽出人生中至关重要的几分钟,停下脚步多看一眼。
来自虚拟世界的蓝色蝴蝶翩翩起舞,知识化为二进制数据藏在鳞粉中,润物细无声地灌入他们的脑神经。
坚实的知识壁垒第一次被人为打破。
提神药剂的工作原理清晰地展现在他们面前。
包裹在蜜糖下的真相散发出苦涩的味道。
一个血淋淋的疑问抛到了他们面前。
为什么我那么努力工作,生活却没有变好?
为什么我以为的好,居然是更差?
正欣喜于“调岗加薪”的年轻工人彷徨四顾,看到周围人眼里映出的自己,脸色如出一辙的苍白,神色出奇一致的无措。
他们感到恐惧,恐惧那要命的提神药剂。但他们又觉得,那不是恐惧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