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笼和抄网,现在很多地方已经不让用了,因为怕破坏生态环境,但三石桥村这边缺没人管。
本来村里就没多少人了,就算人手一个鱼笼,每天去河里下鱼笼,也抓不了多少,这下子,很多从来没玩儿过这个,只在短视频里看到过的,这回可算是玩过瘾了。
尤其是那种方便新手操作的抄网,韩春丽这几年住在乡下,有时候嘴馋了,又舍不得花钱去镇上买鱼虾吃,就自己用抄网捞一点,有她带路,一帮扛着抄网的人,很快就找到了一条两边长满水草的小河沟。
“这里小鱼小虾特别多,运气好的话,还能捞到泥鳅和小龙虾。”
“咱们先在这里用抄网捞,待会儿走到下游,那边还能摸螺蛳。”
韩春丽拿起自己家的抄网,给客人们做了一次示范。
倒三角形的抄网,底部扣在小河沟下面,顺着河道,慢慢拖动抄网,直到快拖不动了,抄网里面都是水草,韩春丽把抄网拽上来,往空地上一倒!
好家伙,当时就有几条泥鳅从水草和淤泥里蹿了出来。
胆子小的吓了一跳,胆子大的,已经冲上去,一把扣住了泥鳅。
韩春丽拿了一个水桶过来,蹲在地上,慢慢翻开水草,里面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河鲜自选超市,不光有泥鳅,还有小龙虾,田螺、小河虾、小鱼、蚂蟥……
卧槽蚂蟥!
众人一跳三尺高。
韩春丽面不改色地一脚踩死了这只绿油油肥嘟嘟的蚂蟥。
还安慰大家:“别怕,这是我们农村人的哈基米。”
众人顿时无语。
神特么“农村人的哈基米”啊!
熟悉了抄网的使用方法后,一整个下午,这帮退休叔叔阿姨们,算是彻底玩嗨了。
韩春丽本来只拿了一个水桶给他们玩玩,结果根本不够用。
这帮人甚至连小河沟里没什么肉的河蚬都要带上,说是没吃过这玩意儿,看着跟缩小版的花蛤差不多,应该可以做一盘菜吧?
韩春丽还真吃过这玩意儿,不过得先拿清水养两天,吐干净泥沙之后,热油锅,先放入葱姜蒜爆香,然后加几个干辣椒,把河蚬倒进去爆炒,炒的时候加点白醋、白酒去腥,再加点生抽老抽,做出来的味道,跟她以前去海边玩的时候,吃过的辣椒炒海瓜子差不多。
不过河蚬的肉质比较柴,清水煮熟后,把里面的肉剥出来,拿来做蚬子肉炒韭菜,或者蚬子肉烧豆腐什么的,也挺好吃的。
众人听得口水滴答,恨不得今天就马上吃到蚬子肉。
不过,虽然蚬子肉今晚吃不到,但他们今天抓了这么多小龙虾跟河虾,还有泥鳅螺蛳什么的,也够他们晚饭的时候加几盘菜了。
第127章
这边, 韩春丽带队的“小河鲜捕捞小分队”,收获喜人。
那边,谢东阳率领的“捕鱼大队”, 收获更大。
一下午的时间, 他们就抓了满满两大盆鲫鱼、鲢鱼、鲤鱼、草鱼,被渔网挂上来的翘嘴和餐条也不少。
幸好章启慧早有准备,发现今晚可能要吃全鱼宴之后,马上打电话,让章家兴给他找个擅长做河鲜的大厨。
帮工什么的就不需要另外花钱请了。
他们自己抓的鱼虾, 自己收拾,既好玩又好吃, 好多人还一边收拾, 一边拍照拍视频, 玩的不要太开心哦。
听到老院长说下次要组织钓友们来三石桥村钓鱼团建,其他队友顿时不高兴了。
“老领导, 您这就不厚道了哈,这不是脚踏两条船吗?不行,下次我们也要来!”
“就是就是, 我家老头子也喜欢钓鱼,下次我把他喊过来, 他钓鱼,我玩抄网。”
“我儿子也喜欢钓鱼, 下次我带我儿子过来, 多钓几条鱼,腌一下, 晒干了回去做鱼干吃。”
谢东阳在旁边听得都快跳起来了。
他们搞旅游带团的,最怕就是没团可带, 在家里抠脚了。
要是他们村每个礼拜都能来一个这样的旅游团,再加上合作社的收入,他们夫妻两个,一年加起来,十几万的收入肯定有的。
如果再加上空闲的时候上山捡菌子、挖野菜、采茶叶的收入,他们家一年能挣个二十万,一家四口在农村的生活就能过的很不错了。
毕竟农村除了孩子教育、看病之外,其他花销还是很少的,住的是自己的房子,不要钱。喝的井水也不要钱,平时吃的蔬菜什么的,也都是自己家菜园子里种的,花不了多少钱。
住在村里,形象方面的花销就更少了,衣服都是买镇上摆摊卖的那种,十五块钱一条的大裤衩,十块钱一件的背心,一个夏天买三套换着穿,不到一百块钱,穿一个夏天都穿不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