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裴济此举是有点多余的,谁不知道边境军只认萧枳,根本不管皇帝是谁?他也只是未雨绸缪,越是这种时候,军中就越不能乱,至于拢州百姓,只要他们不是傻子就知道,到底谁才是真正对他们好的人,这方面有沈元枢统筹,他知道该怎么做。
“末将遵命!”
两位将军再次起身,面容是从未有过的严肃,他们从东境来到西境,为的就是追随萧枳,替枉死的老国公爷孙三人报仇,这一天,终于要来了!
“我的身子多有不便,这些事儿就有劳两位将军了。”
他怀孕的事情,全军上下基本都知道,早就没有遮掩的必要了。
“少君言重了,这些都是末将应该做的,如果没什么事儿的话,我们就先回去了。”
“嗯。”
得到他点头同意后,两位将军相继转身,裴济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准备去找颜诩和萧澜吃饭,顺便告诉他们这件事,让他们心里有个准备。
短短几天的时间,狗皇帝如何坑害满门忠烈的萧家,还死咬着萧家仅剩的血脉不松口,逼得他们不得不造反自保的事情就传遍了全军和整个拢州,不出意外,无论军中还是民间,几乎所有人都一面倒的支持萧家,支持他们推翻腐朽的耶律皇族。
与此同时,沈元枢得到裴济的同意后,调动了国公府分散的力量,将这件事传扬至了天下,同时被传开的还有拢州在他们的带领下,过去两年从未遭难,并且他们还发现了高产粮种,彻底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并在去年安置了百万难民的事儿。
伴随着这些事儿越传越广,几乎举国震惊,老国公常年镇守东境,乃是闻名全国的东境守护神,萧枳也曾是威名赫赫的少年将军,萧家可谓是满门忠烈,可皇帝却如此坑害他们,简直灭绝人性,百姓愤怒了,民间咒骂狗皇帝和朝廷的声浪不绝于耳,特别是东境百姓,他们是直接的受惠者,都曾受到过萧家老中青四代人的庇护,更是出离的愤怒。
“还有流放犯人?”
裴济不禁有些疑惑,这时候朝廷怎么还会将犯人流放到拢州来?
“是狗皇帝下旨之前流放的,据说全都是随州的官员和他们的家眷,流放他们的人是况中堂,因为他们没有治理好随州,导致随州爆发农民起义,造成黎民百姓生灵涂炭。”
但凡是个有耳朵的人都听得出来,沈元朗话里话外都满含嘲讽,如果不是狗皇帝和朝廷不顾百姓死活,没有任何赈济灾民的举措,百姓又怎么可能造反?随州当地的官员啥都没有,如何治理?如何让百姓乖乖听话?
“呵!”
裴济忍不住冷笑,还真是好算计,把一切都推到随州当地的官员身上,模煳掉朝廷没有赈灾的事儿,彻底将这件事揭过去,真当天下人都是傻子不成?不过···
“那些流放犯人中,有没有一个叫胡一山的,他原是江阴县县令。”
胡一山在原着里也是有名有姓的人物,当初他们路过随州的时候,他是唯一一个没有将灾民拒之门外,并且每天都会在城门口施粥的官员,当时他还悄悄给他送了不少粮食呢。
“认识?”
挑眉看看他,沈元朗直接拿出对讲机:“大哥,子悠想知道,此次送到拢州的流放犯人中有没有一个叫胡一山的。”
“我问问。”
对讲机里很快传出了沈元枢的声音,这种小事他一般是不过问的,好一会儿之后他才再次说道:“有,他原是江阴县令,罪名跟其他人一样。”
这批送到拢州的流放犯人全都是官员和他们的家眷,他并没有马上将他们送去流放营,而是让人暂时将他们关进了府衙的牢房中,因为他们缺人,如果那些官员中有好的,他准备留着帮他们的忙。
“就是他。”
起身拿过沈元朗手上的对讲机,裴济继续说道:“枢哥,他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当初我们路过随州的时候,几乎所有县城的官员都将受灾的百姓拒之门外,只有他,不但敞开城门,还每天都在城门口施粥,当时我和枳哥哥还悄悄送了他不少粮食呢。”
“行,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他正愁无人可用呢,沈元枢不需要他安排,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谢了枢哥。”
结束通话,裴济将对讲机还给沈元朗,顺势在他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来:“随州军到哪里了?”
根据他们得到的消息,几天前随州军就整合完毕,准备开拔了,目前朝廷能打仗的将军并不多,况中堂就是其中之一,他们既然是想配合匈人的节奏,前后夹击拢州,应该已经派人潜入拢州了,不知道等况中堂收到三十万匈人全军覆没的消息,会不会气得跳脚,暗骂狗皇帝给他挑了块真正的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