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漫画主角发现自己是主角以后+番外(498)

“那些实验人员的死刑,是必然事件。但他们死亡以后会成异灵,而且还是被上百位灵师联合抹消,这才是晏权真正有意促成的事。”

“从心理学角度上分析他的观点,他既认为异灵是错误的,又认为异灵是正确的,他既不是人,也不是异灵,两种观点他都接受,两种观点也都不接受。”

“他的行为和目的等同于报复,但他决定曝光异灵贺景同的危险性,并引导民众沉浸在各种问题之中,这一行为更像是,他想将所有人都拖入与他自身如出一辙的漩涡……”

即,两种观点都接受,两种观点也都不接受。

人一定要有选择。

所谓的,只有没钱才会挑选,有钱一般全包,同样也是一种选择。

而唯独两条路都没法选,也都没法接受,这才是最窒息的。

这会让人陷入困兽一般的境地,不知前路,也不敢迈步。简单来说就是,直接将人的意志困死在原地。

审讯人员深呼了一口气,最后说道:“晏权告诉我的最后一句话就是——”

“我还活着,但我已经死了。”

他的那种状态,那种深入人心的话语和眼神……

可能是因为之前他老实交代各种信息的行为,让审讯人员对他多了一丝不该有的信任。是以,当他说出这番话时,那种震撼,以及灵魂被触动的滋味,让审讯人员太过深刻。

“冷静点。”成楚柃打断了他那份自己都没有发现的激动。

“客观的审讯人员,可不能相信一个被审者的言论。”

“你太激动了。”

尽管嘴上如此说明,成楚柃也明白有些东西不能忽视。

有一个无论如何都不能忽略的事。

那就是,傅泽荀最初得到想要永生的普通人的合作支持,建立在懒惰异灵确实活了三百年的事实上。

更此之前的,他那人造灵师的念头,究竟为何转变成人为制造异灵,并让异灵对抗异灵……

这一点,在此之前一直都是个谜。

知道人造灵师无法实现,为何又突然知道人造异灵是能实现的?

观念是一个很夸张的东西。

从无到有,往往建立在细枝末节的信息了解上。

那需要时间来沉淀。

绝不是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可以得到的结论。

十年,数十年,以研究者的角度来说,也许一辈子都无法得到这种观念。

但傅泽荀却只用了三年,就不仅获得了观点,甚至还制造出来了大量人造异灵。

傅泽荀是天才,这毋庸置疑。

但是谁给了他那种观念?

假如晏权说得无误,也没有做出任何欺瞒,这意味着,贺景同直至当下成为异灵,甚至在之后很有可能成长为传说中的异灵,也许都有着晏权的手笔。

但这是可能的吗?

这是能做到的吗?

在此之前,一切事件的痕迹中,都看不见他的身影。

最初发现他的时候,也只是看起来并不需要太过在意的北城事件。

晏权当时作为保释何昱辰的人员出现过一次。

而且北城事件,是建立在当初贺景同水库暴露了灵师存在后,想要快速宣传灵师的存在,让民众不必惶恐,也明白灵师不是超人,只是拥有了更多的能保护群众力量的人……

然后就是,叶瑞和原莹最终双双死去的那条命运线,最初就是由何昱辰个人引导。

换句话来说,晏权本应毫不相干。

而假如真的存在关系,这就等同于,何昱辰的行为和意志甚至都在受晏权的影响。

成楚柃很想说这不可能。

因为桃花源实验者怎么可能会把自己的儿子交给一个实验体,并且能让对方影响自己孩子的意志?

这太过不合理。

可尽管一切这样复杂,她也只需要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能验证答案。

那就是直接去问异灵贺景同。

可是把这件事情拿去问他,又是否太过残酷……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成年人选择将这个问题一起抛给异灵贺景同。

有关于,晏权是否如他自身所说般,算计并引导了一切,异灵贺景同给的答案是否。

“他还没有那个能耐引导一切,否则预言者也不可能以生命为代价,才取得当下这个结果。”非人类冷漠的评价着另一个自己。

成楚柃了然地点了点头:“是以当下所发生的一切,是事件的必然结果。晏权唯一做的就是,以自身存在的事实,给了傅泽荀一个观念,也给了那些研究人员,可以放心异灵化的认知。”

“但这个认知,如果如晏权自身所说那样,他既不是人,也不是异灵,那么从根源上,这个认知就是错误的。”

“他在诱导那些实验人员异灵化,也就是说,他在诱导那些人主动去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