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众位大臣也议论纷纷,猜测皇上此举的背后目的。
皇上任由大臣们旁敲侧击,就是不开口解释,他的真实目的也无法说出口。
他是因为不想看到大选过后京城税收大幅度下跌,早已打算好的事又不好立即实施,就随便找了个名目再弄一次选拔,只要鱼饵的诱惑足够,不愁没人来京城大把撒银子。
不出半个月,为公主郡主择选伴读的旨意就全国尽知了,勋贵高官对送自家孩子伺候公主郡主没多大兴趣,即便有了才人赞善的封号,也提升不了多少身价,还会失去进宫当妃嫔的可能,他们才没那么傻。
这道旨意却在四品以下官员,和地方望族之间引起了轩然大波,自家女孩儿一旦入选,不仅身价更上几层楼,连带娘家也能跟着飞升,错过这次机会可就没有下次了。
有合适女孩儿的人家纷纷打点行囊进京,七月中旬,黛玉毫不意外的从凤姐儿那里得知了薛太太带儿女进京的消息。
见凤姐儿面露讥讽,黛玉奇道,“薛家姑娘我也见过几次,抛去家世不谈,人还是很能入眼的。”
凤姐儿嗤笑道,“她明面上的端庄娴静都是装出来的,肚子里指不定多瞧不起人呢,也就商贾人家才能养出她这样的野杂种,你都想不到她是怎么称呼我的。”
黛玉脱口而出,“凤丫头?”
凤姐儿瞪圆了眼睛,“你怎么知道的?”
第196章 第一百九十六章
黛玉心说这不是顺嘴了么, 看原著她就奇怪宝钗跟凤姐儿的年纪相差那么多,怎么就敢称表姐为凤丫头的。
见凤姐儿眼睛瞪得溜圆,她笑着解释, “好歹是个姑娘家, 再无礼也说不出粗话来, 这个称谓已经很过分了。”
一旁的三姨从账本中抬起头, 拧眉道, “我记得那孩子才十三四吧?怎的如此无理?”
凤姐儿冷笑, “当面都敢这么叫我, 背后还指不定怎么编排我们家呢。”
黛玉摇头, “那倒未必, 薛姑娘我见过几次, 是个再高傲不过的人,自认才学外貌无人能及, 偏又受出身所累,面对官宦人家的小姐还要俯低做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她自卑又自负的性格,到哪里都要想方设法压对方一头。
你要是不想听,下次她再这么称呼顶回去就行了,反正你可供人编排的地方也没几处, 顶多再说几句不通文墨,除了这个也说不出啥了, 我们凤姐姐可是四角齐全的伶俐人。”
三姨笑着点头, “可是, 我要是有个儿子, 也照你这样的找儿媳妇。”
凤姐儿哈哈大笑,“哎哟, 我原本气到不行,听三姑妈和林妹妹这么一说,心里这个舒坦哦。
说的可是呢,我不嘲笑别人就不错了,一个商贾家的丫头还想压服我,倒要看她是怎么死的。”
黛玉很难判断薛家进京意欲何为,是真的以为凭宝钗的人品才干可以争一争公主伴读,还是另有别的目的。
原著中薛家进京参选是在做最后一搏,落选没几日就放出了金玉良缘的风声,将目标改成攻略贾宝玉。
这个世界因为她的存在,亲戚家的眼界被拔高了几个档次不止,荣国府已经困不住他们了,不知薛家又会把目光投向何处。
黛玉问道,“凤姐姐看薛家那小子如何?”
她在扬州时鲜少问及盐商家的事,生怕被人传出一星半点的引来不必要的麻烦,还真不知原著中的薛大傻子被亲爹教养长大会是什么样的。
凤姐儿嗤笑一声,“那兄妹俩也不知怎么分的,哥哥把父母所有缺点都划拉到自己身上了,把好处都留给了妹妹,长得差也就罢了,还憨蠢憨蠢的。
言行看着还算规矩,这么短的时间也看不出底里如何,今年十五岁了,还没订人家呢。”
黛玉想到薛家就头大,叹道,“凡请凤姐姐帮忙盯着那小子,别让他打着荣国府和将军府,我家还有宫里大姐姐的名号在京里横行,我也会让爹爹致信给各衙门,说明我家跟薛家没关系。”
凤姐哎哟一声,正色道,“妹妹提醒的是,我还真没想到这一重,他们家打着我们的名号横行霸道,得益的是他们,受损的却是我们,能吃这个亏我就不姓王了。”
黛玉冷笑,“他们家在济南府就干过这种事,害我爹被当地百姓指着鼻子叫狗官,这个仇我可还记得呢。”
凤姐儿很难想象丰神俊朗的姑父被人当面叫狗官的样子,三姨也拍了下额头,简直没眼看。
三人正因薛家无语,有嬷嬷打帘子进来,对黛玉道,“姑娘,后门有位老婆婆送来一车新鲜瓜菜,说是我家小爷在春天时救过他们全家,特意带自家打的瓜菜来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