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家里待得倒舒服,岂不知把扬州城都惊动了,你广叔叔带着衙役不知要去哪里,你爹跟过去打听,我回家时担心了一路,结果你们有吃有喝,在水阁上凉快呢。”
黛玉也懵了,她又不是王母娘娘,莹霜更不是座下仙女,就算来人是骗子,也不至于惊动全城吧?
把事情全过程跟娘亲复述了一遍,黛玉还是想不出能惊动广达大动干戈的地方。
贾敏同样一头雾水,回府后一路急行也累了,就劝女儿省省脑子,等老爷回来再说。
一直等到晚膳时间,才听到老爷回来了,正送人去沁雅轩。
送人?母女俩对视一眼,拉着茂茂出了水阁,好奇往孔观主那里能送什么人。
孔观主最近沉迷炭笔画,每天下午都要画上一个多时辰,听到很多脚步声进了院子,推窗就看到林海带着一群穿着粗布衣裳的小姑娘走了进来。
林海见姨母看着自己,赶忙拱手一礼,讪讪的向她问安。
他当时是怒气上头,把人带回来了才反映过来,要安置这么多身世不明的女孩儿是多大的麻烦,姨母平时就够忙了,还要劳动她接手一群麻烦实是不应该。
这时贾敏也带着黛玉姐弟赶到了,黛玉打量着被爹爹带回来的小姑娘们,在看到其中一人时,不禁哎哟一声。
第121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被带回的九个女孩儿不知被人贩子虐待了多久, 瘦得头大身小,看五观都很标致,却神色惊惶, 缩肩驼背, 一看就不是好门第出身的孩子。
只有一人稍微好些, 仪态还算能入眼, 长得柳眉樱唇桃花眼, 最显眼的是眉间那颗胭脂痣, 黛玉哎哟一声, 一眼就认出她是谁了。
见长辈都看向自己, 黛玉笑道, “我以前跟姐妹们闲聊, 曾听说五年前姑苏城发生过一件走失案,有户乡绅家丢了五岁的女儿, 那孩子眉间就有一颗胭脂痣。
当时满城都找了,拿着小像到处问人,却始终不见踪影,这孩子的相貌跟传说的一样,就是不知年纪能否对上。”
贾敏和孔观主都哎了声,齐齐看向长着胭脂痣的女孩, 林海没想到还有这么巧的事,便将外面发生的事以及九个女孩的来历说了一遍。
他赧然道, “这回又要麻烦姨母了, 几个孩子自小历经磨难, 我跟广达不忍她们名声上再有损伤, 只得厚颜送到姨母身边养些时日。”
孔观主和贾敏都听傻了,没想到自家一点小事, 竟能引出一桩大案,再看向几个女孩只觉得怜惜非常,她们自小远离父母,在拐子手中不知受了多少苦楚,也太可怜了吧。
孔观主叹道,“出家人本应以善念修持自身,你都不嫌麻烦了,我不过照看一二,有什么好麻烦的。”
贾敏笑道,“孩子们别怕,到这府里就安全了,我家姨母是得道的女观,早些年养大过几百个女婴,人称渡难元君,尽管安心住着便是。
知府衙门审过拐子就会帮你们寻找父母亲人,你们要是能想起小时侯的事就说出来,我们找人也容易些。”
她说完就看向长着胭脂痣的女孩儿,翕儿已经说过苏州有和她情况仿佛的孩子,要是能说清年纪和父母姓氏,没准给苏州知府衙门去封信就能订准了。
小姑娘见典雅高贵的夫人看向自己,她努力想了片刻,还是摇头道,“我不记得了。”
贾敏心中叹息,面上却笑道,“没关系,写信去苏州衙门问问,你父母当年肯定报官了,一查案底便知。
现在先吃晚膳,再洗个澡睡一觉,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贾敏让人安排晚膳,又命针线房送来合身量的新衣服,想另安排个院子给她们住却被孔观主给拦了,几个孩子待在一起才能心安,在沁雅院里收拾两间房出来即可。
夫妻俩忙到黛玉和茂茂都睡下了,才能说些梯己话。
贾敏见林海勾着的嘴角就没放平过,嗔道,“得意一晚上了,这会儿也不歇一歇。”
林海哈哈笑道,“我当然得意,要不是我闺女机警,不止家里会有大麻烦,也无法救出这么多被拐的孩子。
先生刚才对我说,这件事已经传得满城尽知,无人不称赞我家翕儿颖慧绝伦,要不是她目光长远,担心丫头离府后的前程,那些拐子还逍遥法外呢。”
贾敏哼了声,“怎么就是你闺女了,翕儿也是我闺女好不好,是我怀胎九月生下来的。
不过要论目光长远这点,我确实不如翕儿,要是我听到那丫头的亲人来找,只会赏赐身契和些许财务把人送走,还当做了件大好事,把自己感动得够呛,根本想不到丫头离了府会面对怎样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