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盐农的账本上果然没有那两家名字,林海心下稍安,只要没有地头蛇干扰,即便是田解两家他都不怕,大不了写密折向皇上告状,谁的奴才就交给谁修理去。
至于其他人么,林海眼中露出不屑之意,这些人愿意听劝也就罢了,否则就看谁的手段更高明了。
林海合上账本,对下面的盐农道,“尔等先行归家,年前本官必会将此事料理清楚,给盐农一个交待。”
几人见官老爷把处理的时间都订下了,提着的心这才放下,想到年前很有可能会拿到欠款,被衙役送出官府大门时还晕乎乎的。
林生让手下一直在外头等着,又雇来两辆青篷马车,要亲自把人护送到家才好安心。
黛玉不知道外头发生的事,她正坐着软轿游览内宅,亲自体验一把盐政府的奢侈靡费。
从府邸正门进入,经过两重仪门以外都是外院,第三重仪门以内才是内院。
因这道门的形制特别,檐柱悬空雕花,也叫垂花门或二门,形容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说的就是分隔内外院的这道门。
从垂花门进来,西路是祖辈的五进大院,后头还连着八个小院安置内客女眷,这些都是要封起来的。
中路是三进的正堂,后头隔了两趟值事房,再来就是东西各两个二进的绣楼小院。
黛玉如今就住在东边第一个院子,再往后就是花园里的各处院落。
东边是东跨院,后面是林木花圃和内厨房,再往后便是湖面了。
黛玉坐着软轿从绣楼出来,先往东来到湖边,沿着堤坝走入湖中,来到水中小岛一叶轩。
小岛形如一叶扁舟,屋舍两端有高高的白色墙头,如同舟上白帆,十分别致。
从一叶轩出来,沿湖边往北是岸边临水的两层戏楼,黛玉下轿登上二楼,就看到设在水上的戏台,大小都快赶上演播厅了。
她让莹楠到台上喊一声,声音如响在耳畔般清晰,可见扩音设施之精巧。
想到爹爹写的请罪折子里还特意提到了戏楼,黛玉只能苦笑一声,戏楼建筑只有王府和宫中才允许存在,盐政府里修这东西是生怕别人抓不到小辫子是怎的。
从戏楼出来沿湖来到西岸,湖边是竹林草地,直通到后罩房,前面是给孔观主准备的沁雅轩,再往前是乐清一家的碧波院,旁边湖中还有一岛,上有望舒水阁,黛玉见挺远的就没过去。
穿过中路的大道,对面就是给堂伯准备的满绿斋,斋前是一条浅溪,后面是园中堆起的假山,山上建有揽星台。
黛玉并没有上山的打算,只看着满绿斋前的小溪皱起了眉头。
园中有活水从外院的藏书楼后引入,到后院形成湖泊,又引出三条溪流。
一条经过黛玉院前,过中路到满绿斋前,一条从湖中引出,由东向西经碧波院也汇于此地。
再往前还要经过西五进后的院子,而后汇总在西北角流出府邸。
黛玉让人把林兴找来,指着流向西路的溪水,皱眉道,“林伯,你让人给溪水改个道,西边院子要封起来安置外人,不能让里面有东西流进我们家,必须把这条水路掐断,再沿着院墙挖条水道流出去就是了。”
林兴闻言便从靴腋里拿出堪舆图,展开送到黛玉面前,黛玉用手在佛堂后和望清馆前比划一下,林兴点头表示明白了,立即安排人手重新开挖水道。
黛玉也没了游玩的兴致,小山后面还有个依山而建的小院叫栖风广,周围都是高大的树木,夏天用来乘凉很不错,冬天还是算了。
在院子里走了一圈,黛玉回到绣楼书房,命丫头铺纸研墨,她要重新画一遍府内堪舆图。
之前那个根本无法体现园中美景和精巧布局,画好后随信送给娘亲,等她来扬州时就不会觉得陌生了。
奶娘见姑娘兴头正足,也不敢劝她吃午膳,只把蒸饺和几样点心茶水用一张茶几摆了,放到她手边方便随时取用。
黛玉这才想起还没用午膳呢,家里原本是一日两次正餐,有了她之后才改成一日三餐,爹爹娘亲生怕她饿着,只要在家里都会时时提醒,这会儿没了两人管束,她反倒把吃饭给忘了。
黛玉厚着老脸跟奶娘撒娇,让她不要告诉爹爹自己贪玩忘吃午膳的事,就有丫头来报,说是穆姑娘打发人送信来了。
黛玉下楼在堂屋里接见穆家派来的嬷嬷,接过信后第一个反映是月辉那丫头疯了,有什么话不能当面说,非要写这么厚一封信,就不觉得手酸么。
穆家嬷嬷白净温和,向黛玉福身笑道,“林姑娘安好,我家姑娘说知道你刚来肯定忙着,聚会的事不急在一时,只是这信中内容再忙也要读熟记劳,万不可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