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森和埃尔维斯道了别,和法外者的同伴再次踏上了打击罪犯的旅途。
杰森离开后没多久,埃尔维斯就接到了他的经济人兼助理,工作狂人卡米尔的电话。
埃尔维斯能达到超一线模特的位置,他的经纪人卡米尔有一半以上的功劳。
一开始埃尔维斯被星探发现,他还只是抱着闲着没事试一试,要是做不来也不会没饭吃的想法,结果经济公司很看好他,直接把他交给了业务能力超强的卡米尔·沃森。
从包装、训练到市场推广,卡米尔一向都是亲力亲为,只要是她认为对埃尔维斯职业生涯有帮助的工作,她都能拿下来,埃尔维斯怀疑就没有她谈不下来的商务合作。
埃尔维斯也是在卡米尔的督促下,从一个划水的半职业模特,摇身一变成为了活跃在各大秀场和杂志封面的职业模特。
卡米尔认为既然埃尔维斯有着优秀的先天条件和气质,那么她就要让这些优势发挥出来,不管手下的模特态度如何,她的责任都是认真地对待他们。
埃尔维斯曾经的生活没有太多选择,当他真正地获得“自由”和选择权后,他一度感到迷茫,最终是成为模特这个机遇,让他的生活逐渐丰富和充实了起来。
所以当他看到来电显示是“卡米尔·沃森”,他就知道又有工作要忙了。
工作时间是在一周后,地点是在纽约曼哈顿的布莱恩特公园,每年的纽约时装周也是在这里举办。
这次的工作性质很特殊,本质是一场慈善晚宴,而晚宴前的走秀更像是一场表演,埃尔维斯被邀请去作为走秀的压轴模特,这个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晚宴的两大赞助是斯塔克企业和韦恩企业,据说星城的奎恩企业也有出资。
走秀的服装全部来自于年轻设计师,通过业内设计师的筛选后可以进入秀场,而这些款式衣服后续售出的盈利都会捐款给索科维亚事件中遇难的家庭。
斯塔克企业和韦恩企业也想借由此成立专门的慈善组织,用来帮助在“超自然事件”中遇难的人们。
除了这点外,这次的服装设计海选,也可以起到鼓励年轻设计师的效果。
这样一举多得的活动,主办方还是两大商业巨头,自然是受到了时尚界的重视,许多模特经纪人为了自家模特能登台,各种公关手段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韦恩企业是主办方之一,众所周知韦恩企业的大老板是布鲁斯·韦恩,而埃尔维斯和他是夫夫关系,这次埃尔维斯被邀请去走秀压轴,他都能猜到各种媒体小报又会对此做多少文章了。
“事实上,这次点名邀请你的是托尼·斯塔克本人。”电话那头的卡米尔说道,“本来的计划是让你做开场模特,但是这个位置被人抢了。”
“被人抢了?”埃尔维斯想不到有谁能在卡米尔的手下抢走业务。
“是一个叫乔恩·米尔斯的新人。”卡米尔说,“就是上次那个不敢去哥谭拍摄的模特。”
卡米尔:“你到时候会见到他的,不过他的性子不怎么讨喜,要是不想打交道我可以帮你应付。”
性格不讨喜加上拍摄爽约,这样的模特按理说早就直接被时尚圈扫地出门了,埃尔维斯猜测对方肯定有很深厚的背景。
事实和埃尔维斯猜测的差不太多,他在回纽约的飞机上查了一下乔恩·米尔斯的资料,对方是一个黑发蓝眼的年轻人,十六岁就成为了模特,不到两年就登上了《Vogue》封面,年仅十八岁的乔恩迅速地成为了时尚圈的焦点。
尽管乔恩在网上有不少诸如耍大牌的负面新闻,但是他仍旧业务不断,这得益于他那一双被人称作“哈士奇眼”的蓝眼睛这一先天条件,也因为他所在的家族,米尔斯家族拥有着一家实力雄厚的广告公司,这给他提供了不少时尚资源和人脉。
被比自己小二十多岁的新人模特抢了开场的位置,一向佛系的埃尔维斯忽然感到有点微妙的不爽。
飞机在纽约机场落地,卡米尔这次还要带几个公司的新人模特,而且埃尔维斯作为资历深的模特很熟悉业务流程,所以她没有亲自来接他。
纽约机场一如既往的繁忙,形色匆匆的人们各奔东西,埃尔维斯从VIP通道来到专门的接机地点。
来接埃尔维斯的是一个身穿西装的男人,男人的头发两鬓有些花白,他的眼睛很深邃,是很有异性缘的长相。
“约翰·鲁尼?”埃尔维斯事先看了卡米尔发给他的简历,眼前的约翰·鲁尼先生将是他接下来一周的司机兼保镖。
“是的,罗德斯里格斯先生。”约翰回答道。
埃尔:“直接叫我埃尔维斯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