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诡谈(182)

作者:野狼獾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他走到静思堂门口,又转回头来。

“我这一去就回家乡,挂单在河北正定天宁寺,从此不过问俗世。你若因为私放我惹来麻烦,便带人去那里拿我,我必然在那里。阿弥陀佛。”

“大师,不会有人来拿你。你信我就是。”

怀良脸上露出一抹惨笑,转身离开。

“然而大师,若今夜我不能捕到喻景,他非但逃走,还继续假借 ‘则王复生,瞾耀天下’的恶谶蛊惑人心,我又该如何应对?”

和尚停下背对着沈括思忖片刻,然后口中诵念:“高处不胜寒,天外气自弱。”念了两遍,就径直出了静思堂远去。

“这句话什么意思?”

沈括一时也想不明白,转身跪倒向那观音像拜了几拜,再起身直出大相国寺,一路也没看到怀丙去向。出了寺庙上得马去,直接驱马向那座塔。

二月二十二日 酉时

日头在地平线上的最后一缕光芒,映衬着那座诡异的古塔。

徐冲与老包已然在这里等候多时,塔四周已经有两百禁军围住,并且徐冲已经带人数次进了佛塔,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老包则没有进去,他还在等沈括亲自来给他一个答案。

早有人搬了把太师椅放在塔的斜影里,他就坐在那里等。

包拯已经从徐冲那里得知,沈括去相国寺找怀良的事情,当然也知道,昨天夜里沈括的失踪是因为跟踪了怀良。徐冲没有提供更多的信息,但还是老包有了一种隐隐的坏预感。大师怀良必然牵涉其中。他没有多派一队人去大相国寺看看和尚还在不在,这件事上,老包必须尊重沈括的选择。尤其沈括也没有向徐冲隐瞒他的去的是相国寺,这是对自己的信任,而信任必须是双向的。

案件至此,他已经很清楚内中牵连之广,远在自己当初想象之外。纵观历史,凡是借童谣谶语作乱,绝不是单单那几个在前台乱舞的神棍和草寇可以做到的。

沈括终于赶到让老包松了一口气,他对这个年轻人的信任还是有回报的。沈括下了马径直到老包前面,先深施一礼。

“包相公,我来迟了,万望恕罪。”

“你想找的,就是那怀良?”老包含混问道。

“是啊。”沈括回答道。

“大师他没来?”

“大师他走了,我让他走的,以后他也不会来了。”

“好,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知道你这么做自有你的道理。”

“谢相公成全。”

“我已经派兵围死了这座寺,徐冲也带人上了塔,却没有发现藏着什么弥勒教巢穴啊?”

不远处徐冲从塔下大门里出来,正一脸疑惑过来。嘴里还骂骂咧咧的。

“相公,徐节级只是不得其法,所以找不到敌巢,我自有办法让这这巢穴显形。”

“沈兄,我里里外外搜了个遍……”徐冲在远处囔囔起来,“生怕查的不细,这塔上去了不下七八遍,却还是那样。你这是哪里出错了吧?”

“此事还得从当年怀良大师,当年正塔说起。”他扶起包拯向黑黢黢的塔走去。

“我也听闻过此事,据说当时有万人围观,还留下了抽梁换柱的佳话。可惜那时我不在京城,未得见盛况。”老包点头道。

“所谓抽梁换柱,就是打开塔上宝顶,将原来已经歪斜的柱子抽走,然而事情却并不是那么简单。”

“是啊,我也觉得奇怪,若是抽走柱子,那原本已经倾斜的塔不是立时就倒了?”

“正是如此,所以大师当年为了不毁此塔而正塔换柱,颇有些巧思。”

“如何巧思?”老包饶有兴致问。

“先在塔下挖了一初深穴,其深与塔高相仿。又利用临近五丈河河堤恶与开宝寺地面平行,又在那里开了一条地道。这样便可借助水运来送那根沉重的裹铜柱子到地道里,通过地道将运到塔下。再将柱子在挖好的深穴里竖起。所以从上面抽掉歪柱同时,便可抵换上新柱子,不会让着危悬倾斜危悬的塔,有倒下的时机。”

“所以,你觉得那地道和竖穴,就是现成的可以藏人的巢穴?”包拯说。

“正是如此。”

“然而,我进过几次塔,没见到有什么竖穴啊?”徐冲说。

“走吧,我们一起进去看看。”老包起身。

一群人簇拥着老包到了塔外,此时夕阳已经落下。塔上塔下禁军都点起了火把。老包围着塔走了一圈然后进塔,徐冲早就开始四下寻找地道入口,他已然从刚才沈括的只言片语中获得信息,这塔下面是有名堂的,大概就和在城外喻景庄园里的地道差不多,触发什么机关就打开了。

老包也不管他,只顾着自己仰望螺旋向上的梯子,却见旋梯围绕裹铜的中柱,层层向上直到顶层。今天之前,他还从未见过这样的旋梯,怀良大师的设计确实周严而有巧思,让人叹为观止。他不由得叹息一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