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独自一人回了余时年家,把自己关在房间,将7.24爆炸案以来的所有案件写在纸上,原本盘根错节的线索,逐渐清晰起来。
7.24爆炸案、快递爆炸案、女尸案,三起案件都与覃安和他背后的组织有关。其中,这个组织又与当年的未成年犯罪案和许方书的死有关。几个案子目前看起来除了覃安,似乎没有任何共性,至少表面上,这似乎单纯只是那个组织布置的任务。
但今天的事,却给许婠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她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了许方书的名字旁边,原本零散的线索瞬间串联起来。
以时间顺序来排列——
当年未成年犯罪案发生,许方书作为心理顾问参与案件的侦破。但已知,未成年犯罪案背后还有隐情,其真凶和覃安背后的组织有关。但当年,没有人发现这个真正的真凶,至少明面上,案子最后的凶手,指向的是那三名未成年人。
事情到此,本该结束。可意外的是,案子侦破后,许方书突然“自杀”。
许婠在许方书和“组织”两个字之间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那么有没有可能,许方书当年是察觉到案子背后的隐情,才导致的死亡?
许婠继续往下梳理。
时间一下来到十三年后,7.24爆炸案。突然冒出来的牛建平三人,针对她的射箭馆的行动。看似只是随即挑选的犯罪场所,但在不久后,牛建平逃跑成功,自此覃安浮出水面,随即发生快递爆炸案。再然后是女尸案。
起初,三桩案件似乎与她只有若隐若现的关联,但直到她和覃安几次碰面,彼此之间试探,这其中都证明一点,覃安认识她,甚至知道她。但很古怪的是,这个人似乎从未真的想过杀她。就像是一种比赛,他每次出现在她身旁,只是警告、试探。
而后覃安试探失败,她和他的最后一次谈话,覃安默认了他自己被组织抛弃的现实。
是因为她?
她心里隐约有种感觉,覃安之所以被抛弃,不仅仅是他自己的任务失败。否则那晚在星公馆,她不会看见对方眼里流露出对她的不甘和嫉妒。
这是第二个谜题。
许婠在她和“组织”两个字之间也画了一个问号。
最后是星公馆余时年遇袭。
这一次,许婠没有分析出更多有用的信息。因为这也是目前发生的所有事中,最割裂的一环。身为警察,余时年在所有案件中都贡献了不小的力量,如果是因此遭到记恨的话,似乎有些说不过去。仅仅是因为怨恨警察,大可不必如此大费周章,还要选在那样一个敏感的时间点。
许婠犹豫了一会儿,在余时年和她的名字间,连了一条虚线。
她不是很确定自己的猜想,因此,也没有马上下结论。
最后,是今天的人血字母。
是那个组织的人吗?覃安的同伙?他在和我打招呼?
她弄不明白这人背后的目的是什么。但将所有案件理清追溯后,再次回到了她之前的猜想的源头——
十三年前的未成年犯罪案,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
第93章 第 93 章
“这是当年的档案。”
坐在余时年面前的, 是当年负责过未成年犯罪案的老刑警。
十多年过去,当年的办案人有些已经退休,但提到这件案子, 还是记忆犹新。
“当年的主犯叫丁黎, 十七岁。他的家庭比较复杂,他是他母亲的第一个孩子,是他母亲和初恋所生。丁黎出生不久后,因为生父和母亲感情破裂的缘故。丁黎几个月大时就被扔到了他外婆家,自此十多年, 直到丁黎十三岁,他母亲和第一任丈夫离异,又和丁黎的生父复合结婚,他才被接回父母身边。”
余时年打开档案簿, 里面是关于丁黎的个人资料。
老刑警说:“丁黎的母亲钱萌和他生父感情不错, 否则两人不会断断续续纠缠十多年, 最后钱萌还带着大笔财产嫁给他。只不过两人的婚姻只维持了三年, 钱萌就死了。”
余时年边听边往后翻, 一切的悲剧都是从钱萌去世开始的。
“当年, 丁黎报案, 说在同学家补习回家后, 发现了自己的母亲自杀。这起案子原本没引起太多人的注意,早在钱萌自杀的前半年, 周围的邻居就反映他们夫妻俩经常吵架打架。甚至还因此,有邻居因为噪音太大投诉到物业。”
“这起自杀案,最开始就是由我负责的。”老刑警回忆起当年第一次见到丁黎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