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姑娘笑道:“四福晋这是替娘娘省东西呢。”
“我看也不是,没听着想要点别的嘛!”皇贵妃故意道。
“难道娘娘不舍得?”安姑姑便笑。
“舍得, 给别人不舍得,给宝珠儿我愿意。”皇贵妃大声笑道。
宝珠和安姑姑都被逗笑了。
承乾宫里笑语阵阵。
安姑姑心中感慨, 以前娘娘可没这么开心过,这有了四阿哥, 又有了四福晋,才让娘娘这样开怀。
春意已深, 花已次递开过。
这天早晨便开始下起了雨。
宝珠用罢早膳,更觉无事。院子里木兰花开过了,杏花也是花退残红,只有那海棠花开得正盛。
宝珠立在廊下,看细雨霏霏,雨润花红,思绪翩翩。
茯苓见小姐站在那里,四周水雾朦胧,恰似云中仙女。又担心小姐受凉,忙出言提醒:“小姐,下雨天凉,还是回屋吧。”
宝珠应一声好,又晃了晃头仿佛要把心中思绪晃走。
落花人独立。
宝珠想起了胤禛。若此时他在,两人同看微雨落花,又是怎样的情形?
想起临行前,胤禛细细叮嘱,殷殷之情。宝珠笑他,胤禛自己也笑,道,还没离开就开始想念了。
而此时他是在行军还是在驻营,有没有淋雨,有没有也这样思念着她。
茯苓看出宝珠有些心绪不佳,上前帮她披上斗篷,“雨有些大了,小姐回吧。”
宝珠朝茯苓一笑,“海棠花开盛了,咱们去折一枝回来。”
茯苓道:“这些事让奴婢们做就行了,我的好小姐还是快快回屋吧。”说罢牵着宝珠的胳膊回了屋。
果真过一会儿,茯苓和茵陈两个去折了一大枝海棠花来,插在琉璃瓶里。
茵陈道:“四爷送的这个琉璃瓶正配海棠花。”
茯苓朝她递个眼色,茵陈便不再说花瓶了,又说起了园子里的花来。
茯苓道:“小姐有阵子没写字了。要不今儿写一会?”
丫鬟们都很知情达意,想着法子让小姐分分心。
这阵子是有些偷懒了,找个事情做做也好。
宝珠站在案前,案上湖笔、徽墨、宣纸,端砚无一不是胤禛送的,连那黄玉的镇纸也是他送来的。
收到东西宝珠还说,自己字写那样简直糟蹋了这些好东西,胤禛却正色说,更是要用好的来练字,还补充道:“爷有钱!”
简直霸总上身。
宝珠拈起笔,想起以前读过的句子。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宝珠在纸上缓缓写下,突地一滴泪水滑落,落在纸上,洇湿了相思两个字。
宝珠忙掏出帕子拭了拭眼泪,字却再也写不下去了。
四周寂静,丫鬟们都在低头忙着事情。一旁香炉里燃的是雪中春信,淡淡冷香散在室内。
琉璃瓶中的海棠花已开到极盛,有花瓣轻轻落下。
宝珠折起写字的纸,压在常读的一卷书里,任思绪飞扬。
你知道吗,胤禛,好想你。
傍晚时分,雨停了,苏培盛突然前来求见。
宝珠见他行色匆匆,忙问他出了什么事。
“福晋别担心,没事。”苏培盛忙回道,“是爷来信了。”
胤禛来信了?终于来信了!
“在哪?”宝珠站起来问。
苏培盛把信呈上,又道:“还有一封是八爷托爷捎来给八福晋的。”
还有乐缨的信,那赶快差人送去,她怕也是着急着呢。又听苏培盛说道:“福晋,信使赶得急,要不您先看信好给爷回……”
赶时间呢?宝珠边拆信边对苏培盛道:“苏公公,还请你派人拿我的帖子,去请八福晋来。”
“嗻。”苏培盛行礼应道,顿一顿又小心道:“福晋,您可别喊什么苏公公了,折杀奴才。直接叫奴才名字就好。有事您就吩咐奴才,一准给您办好了。”
宝珠一笑,知道他对胤禛忠心。便挥手让他去办事去,自己看起了信。
厚厚的一摞纸,宝珠仔细看了起来。
是很多封信了,因为胤禛一时没找到合适的信使,所以攒在一起送了过来。虽然朝廷也有军台,但毕竟那是传递战报用的,不好用来传递私信。
宝珠读着信,仿佛胤禛在轻轻诉说。
看他说一路上风土人情,看他说行路中所得。
看他道,见梅枝忽相思,又道青青河边草,再道樱桃花谢梨花发。
宝珠不禁掉了眼泪又不禁笑起来。这家伙,不知道的怕会以为他不是行军打仗去了,是出门旅游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