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叫人家有美食金手指呢。
要说宝珠也做过不少吃食了,怎么没让宝珠呈给皇上过?这也是皇宫里的规矩,不能什么人做得吃食都给皇上吃呀。就算是后宫妃嫔做的,也只有得脸的那几位送的才呈给皇上。
宝珠做的东西好吃,那可是有目共睹的。虽然宝珠并不认为自己做得有多好吃,奈何众人都觉得好。用刘御厨的话就是:这宝珠姑娘做东西有天赋,一样的材料,人弄出来的就是好吃,不服气不行。
宝珠做好了水晶梨汤,用呈盘端着呈到了康熙面前。
康熙皇帝正在案前看东西,一抬着看宝珠端了个盘过来,问了一句:“又捣鼓了什么吃食?”
敢情自己在御膳房做东西的事,也瞒不过皇上去。别的人都吃过了,可没敢给皇上吃过。
宝珠忙回道 :“是水晶梨,请皇上尝一尝。就怕宝珠做得不合皇上胃口。”
“放一边吧。”皇上摆了手。
宝珠放下食盘,瞧见康熙正在案前看的是一幅地图,不由瞄了两眼。
“怎么?你也看得懂舆图?”
就瞄这两眼也被发现了?看地图?小学生必备技能,谁还看不懂呀!不对,这是清朝后宫,宫女识字的都不多,地图怕是连见也没见过的吧。地图这样重要的东西寻常人怎么能见到?
“奴婢没见过舆图。”宝珠忙回道。
虽然没有现代地图那样清晰详实,但这山脉海岸还是亘古不变的样子,熟悉而又亲切,宝珠看着那舆图不由道:“这就是华夏大地!”
“对,这就是朕的江山。”康熙伸手在舆图挥过,颇有千古一帝的豪气。
“宝珠可识字?”皇上又问。
“只略识得一二,阿玛请人教过。”宝珠说道。虽然以前咱也是大学生来着,现在还是低调吧。
“这是京城,这是长城。”康熙指着舆图说着,又像是在自叹:“打江山不易,守江山也不易。”
“奴婢不懂什么治国之事,只知道皇上是明君,千古一帝!”
“哈!”千古一帝,这说法不错!康熙帝笑了起来。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千古真理也!
“小丫头哪听说的?”
“大家都在说。”后世大都这评价好不。
宝珠那“怎么你不知道?”的表情逗乐了康熙,“哦?你还知道什么?”
“奴婢只知道‘治大国如烹小鲜’。”这治国道理什么的宝珠是真不知道,上辈子根本没学再说也用不着呀,不过好歹还学过几篇古文不是。
“不错!”治大国如烹小鲜,说得好。康熙放开案上舆图,转身吃起水晶梨来。
黄澄澄的梨盛在玉色的碗中,煞是好看。
皇上尝了一小口,又尝了一口,赞了个好。
“怪不得那刘来安要收你做徒弟。”
“这事儿您也知道?真是万事逃不过皇上的法眼。”宝珠这称赞倒是实心实意。
康熙笑着摆了摆手,宝珠行礼退下。
皇帝从不显示吃食所好,每次用膳浅尝辄止,不让人看出喜好来。可是这碗水晶梨皇上倒吃了个精光,吃过只觉神清气爽,畅快了许多。
宝珠来收碗时,见皇帝都吃完了,不由心道,难不成我的玛丽苏的手艺都苏到皇上这儿了。
转天宝珠收到了赏赐,虽然只是银子,这可是皇上赏下来的,宝珠开开心心地收下了赏赐,知道这是皇上肯定自己的厨艺了。其他人都笑嘻嘻看着宝珠得赏,都说是应得的。
众人:眼红?那是不存在的,倒是宝珠姑娘什么时候再做些好吃的呀?
宝珠:咳,这也行?
不过宝珠也没能在乾清宫再呆多久,因为近来太后娘娘凤体不适饮食不安,皇帝便拨了宝珠去太后那服侍。还让梁九功传了口喻,好好伺候太后,有赏。
嗬,哄小孩子?乖,有糖吃,
宝珠暗暗吐槽,乖乖去了太后宫里。不去也不行呀,皇上都下口喻了呢。好吧,太后也是金大腿,一样可以抱。
太后的宁寿宫宝珠还算是熟悉的,毕竟以前还在这住过几天。宝珠熟门熟路地刚到宁寿宫大门口,却给人拦住了路。
“你就是那个宝珠了”
宝珠循声望去,见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一身海棠红缠枝花的宫装,红宝石的耳坠儿衬着雪白的小脸,好一个明丽动人的小美人儿!
“正是。”宝珠向来对孩子有耐心,况且还是个漂亮的小女孩儿,便笑咪咪地说道。
不是,宝珠你自己还是个孩子好不。
看这小姑娘的打扮也不像是宫女,怕是哪个大臣家的姑娘来太后宫中做客了吧。
宝珠打量人家,人家也在打量着她。
只见宝珠虽是一身宫女装扮,却难掩其容貌出众,特别是一双眼睛,眼波流转灵气动人,令人见之忘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