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深想,越是让人心惊肉跳。
洪文帝阴沉着脸,紧紧的捏着那封密信,目光阴晴不定,许久忽然,冷哼一声:“来人!”
无论镇国公知不知道卫重山还活着,他都必须率先做好准备。
“臣参见陛下!”
洪文帝话音刚落,就见一个黑衣暗卫出现在面前,单膝跪在下方。
“即刻派人去边关,务必找到卫重山,把他抓回来!若有反抗,无论是谁,格杀勿论!”
最后一句话充满了杀意,让人不寒而栗。
此话之意便是,若卫重山敢反抗,必要时刻可以亲手了结他的命,只带着卫重山的尸体回来复命即可。
黑衣暗卫心头一紧,立刻叩拜在地,沉声应道:“臣遵旨。”
待到暗卫离开,洪文帝独自在帝位上坐了许久。半晌,忽然再次沉声开口:“来人,传朕口谕,宣瑞王进宫。告诉瑞王,朕有要事要与他相商。”
*
“消息已经送出去了吗?”
东宫。
晏长裕斜靠在床头,手上翻着一本书,漫不经心的问道。
一旁,顾决拱手而立。
闻言,他上前一步,恭声回道:“回殿下,消息已经送出去了。陛下那边已经收到边关传来的密信,想来近日就会有所动作。”
说到这里,顾决微微顿了顿,才继续问道:“殿下以为陛下会怎么做?陛下可信了?”
听到这话,晏长裕微微勾了勾唇角,扬起了一抹充满讽刺的笑。一边,淡淡回道:“为何不信?那消息可是他的亲信传回去的,他当然会信。”
“至于……他接下来会怎么做?”晏长裕唇角的弧度更深,眼里却没有丝毫笑意,唯有一片冷冽,“当然是把人抓回来,若是抓不了活的,那便带尸体回去。”
“可是……镇国公府并无反意。”顾决眉头微皱,“便是顾及镇国公,陛下应该也会谨慎行事吧?如今卫家二公子活着的消息,不仅我们知道,陛下知道,镇国公也知道。陛下若当真那般做,岂不是会寒了镇国公的心?”
为了安抚镇国公府,陛下更应该嘉奖卫二公子才对,如此才能更得民心军心。
“宁可错杀,不可放过。这是咱们这位陛下一直以来的行事准则。”晏长裕目光冷淡,不以为意,“况且,镇国公有没有反心不重要,重要的是孤这位父皇信不信。”
很明显,洪文帝是不愿意相信镇国公的。
或者准确的说,洪文帝不是不信,他只是容不下如镇国公这般有名望和功勋的臣子罢了。
所以哪怕镇国公没有谋反的心,洪文帝也不会放过卫家。
如今又得知卫重山还活着,洪文帝自然会想得更深。
晏长裕太了解他这位父皇了。为了保住他的皇位,他可以不择手段。莫说是杀一个有功的臣子,便是妻儿子女,他也可以亲手毁掉!
“况且,这一次,想必卫家再难以洗脱嫌疑。”
闻言,顾决沉默了,忍不住在心里叹了口气。因为他清楚,太子殿下所言都是合情合理的。
只因,卫重山失踪的这些年都是生活在蛮族。不仅如此,卫重山还娶了蛮族公主,做了蛮族的驸马。
虽然这并不是卫重山的本意。
卫重山当初被蛮族俘虏,迫不得已留在蛮族。这些年来都忍辱负重,表面上假意投靠蛮族,实际上,却是在蛮族做卧底。
如今卫重山之所以回来,是因为终于拿到了蛮族的军机图等,获知了军事机密。卫重山一心保家卫国,可惜,洪文帝多疑敏感,怕是不会如他所愿了。
洪文帝连镇国公府都怀疑,又怎会相信卫重山带回来的机密?
所以,卫重山回来不仅不会得到重用,还会有性命之忧。想通之后,顾决心中的惋惜更多了。
他虽然与这位卫家二公子并未有多少交集,但是只凭卫重山能够在敌国忍辱负重这么多年,不受荣华富贵,便能清楚他的忠心和义胆了。
这般品德,如何不让人敬佩?
“殿下,您既然清楚陛下多疑,为何又要推波助澜呢?”卫重山可是元朝郡主的亲兄长,殿下既想要挽回郡主,又为何要对付她的兄长呢?这样做,倘若元朝郡主得知真相,岂不是会被越推越远吗?
是以,顾决很是疑惑。
听他提起卫元朝,晏长裕的目光微微暗了暗,眼中极快的闪过了一抹隐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