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行事周全,勤勉好学,如今跟着老四处理起政务来也并无差池,以后若真叫他坐上储君之位,朕也是放心的。”
弘昼依旧是愁眉不展,低声道:“既然这样,皇玛法还口口声声提起‘遗诏’做什么?”
“怪不吉利的!”
皇上忍不住笑了起来:“你不是向来不信这些的吗?”
说着,他老人家又道:“朕不是不放心老四,不放心弘历,只是不放心你。”
弘昼微微一顿,继而道:“您不放心我说什么?”
“我聪明伶俐,能文能武,又有阿玛与哥哥护着,您有什么不放心的?”
父母之爱,则为之深远。
皇上这个当祖父的,也是替弘昼考虑的全面:“弘昼啊,你还小,如今仗着朕与老四的宠爱,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是你没有想过,如此也是会招人嫉恨,这京城上下喜欢你的人不少,可嫉恨你的人却是更多。”
“来日若弘历登上皇位,以你们如今的兄弟之情,他定会护你一辈子的。”
“只是弘昼啊,人都是会变的,随着年纪,阅历的增长,想法也是会不一样的。”
“当初连朕都不敢保证会一直一直纵容于你,更别说旁人,所以如今朕就要替你思虑周全。”
弘昼眼眶一酸,若非强撑着,眼泪就要掉下来了。
皇上慈爱看着他,缓缓道:“所以朕留下了一道遗诏,朕故去后,将你封为铁帽子王,世袭罔替。”
“世代君王不得动你分毫,若有忤逆者,朕在九泉之下都不会放过他的。”
弘昼终于忍不住了:“皇玛法……”
皇上像小时候一样轻抚着他的脊背,正色道:“朕知道你想说什么,你什么都不必说。”
“你是朕最疼爱的孙儿,朕在世时护着你,死后也会一直护着你的。”
“朕知道你想说若你日后学坏了,凭着朕这道遗诏为非作歹是不是?朕相信你是个好孩子,不会这样做的……”
祖孙两人在御书房说了好久好久的话。
皇上话里话外的意思皆劝弘昼人皆有一死,可不管皇上怎么劝,弘昼觉得都接受不了皇上有朝一日会离自己而去。
他甚至在想。
这世上要是真有长生不老的方子就好了,到时候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他也在所不辞。
这一刻,他好像有点懂秦始皇了。
弘昼固执的不愿再谈论这件事。
皇上见状,心里又是喜又是忧。
喜的是弘昼真心对他,忧的是总有一日他会死的。
好在这时候四爷前来,听见祖孙两人说话,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劝,径直差人请了太医过来给皇上号脉。
太医前来直道:“还请皇上放心,您身体康健,再活个十几二十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这下弘昼与皇上是喜笑颜开。
但弘昼仍时时刻刻将皇上对他的好放在心里,当起差来是愈发用心。
这一日。
弘昼再次去了地牢。
他先去见了老十四。
因弘昼每日差人给老十四送好酒好菜的缘故,每每老十四见到他已是和颜悦色,甚至叔侄两个还能说上几句。
老十四会与弘昼说起西宁风光,会与弘昼说起被押送至京城的一路见闻,还会与弘昼说起自己在西宁养的两头小马驹。
而弘昼也会与老十四说起京中琐事,说起自己铺子的生意,更说起十四福晋等人来。
相处融洽。
只是今日弘昼再来牢狱中,只觉得今日脚下的步子有千斤万斤重。
他是来问罪的。
整日困于牢狱中的老十四整日无所事事,皇上没发话之前,狱卒虽不敢苛责他,却也不敢与他多说半个字。
老十四很是无聊,以至于他一看到弘昼过来甚至两眼发光,忙道:“弘昼,你这几日可是有什么事情耽搁了?怎么没来了?”
弘昼迟疑喊了一声“十四叔”。
老十四是个聪明人。
若他不聪明,也不会从小得皇上另眼相待,也不会年纪轻轻就被皇上封为大将军王,被派去西宁。
他微微一顿,就道:“可是皇玛法命你来审我了?”
弘昼微微点头:“正是。”
正因老十四是个聪明人,所以知晓弘昼比自己更聪明,今日既脸色沉沉而来,想必已是胜券在握。
他半点犹豫都没有,便道:“弘昼,取笔墨来吧。”
不过一炷香的时间,他就将自己的罪行一一写于纸上,晾干递给弘昼:“……我知晓以你的本事,就算我不说实话,你顺藤摸瓜查下去也能查个一清二楚,既然这般,也免得你多走些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