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给母猪消消炎。”
徐露把手洗了,给小知青说了说,剩下的事情就和她没关系了。
赵主任觉得特别有面子,对激动的大队长说:“都和你说了,我们这个是人才。”
刚才还质疑的大队长赶紧点头:“真是人才,真是厉害。”
说完还不算,非要拿了半袋子花生出来:“真是太感谢了,等过几天收了玉米,一定给你们送些过去。”
徐露和赵主任就摆手不要,大队长却执意要给,还让村里的小伙子帮着提到家属院。
赵主任高兴的对徐露说:“今天算是跟着你占光了。”
徐露笑了笑,两个人说了些没营养的话,便各自回了家。
陆清凌已经吃了饭,她一边洗手一边问:“孩子们呢?”
“刚被我打发到屋里。”
小星小月跑过来喊了声娘,又重新回到屋里头,看小画书去了。
“你吃了没?”
“吃了。”陆清凌给她把饭热了,“听孩子们说你去给母猪接生了?”
“恩。”徐露点头,给他把事情讲了讲,“非要送些花生来,人还给提的门口。”
“村里人都挺朴实的。”
陆清凌等徐露吃完把碗刷了,才像是想起来什么似的,说:“你的药材差不多明天就能到了。”
徐露一听激动起来:“可算是来了,这都好久了,也不知道有没有受潮。”
陆清凌看天气不错:“应该没事,这几天也没台风,还能晒晒。”
徐露着急的还有另一件事,就是孩子们的书包都还没缝出来。
要说做饭方面她还可以,但是这缝东西实在不行。
想了想,她拿了些桃酥出来,带着布去找胡奶奶。
胡奶奶在院子里晒太阳,看着两个孩子在那儿玩,见她过来忙道:“赶紧进来,一直说要请你吃顿饭呢。”
“我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徐露把来意说了,“还得请您帮着做一做。”
“我当是什么事。”胡奶奶很利索的把建国的书包拿了出来,“你看这个样式行不行?”
“挺好的,那我们也做这种的。”
是那种斜挎包,里面还有一夹层,能把书本分开放。
“行,那我就给你做这种的。”
对于徐露带过来的桃酥,她也很喜欢:“正好给孩子们当个零嘴,不过下次可不能拿东西过来,咱们这关系不用这些虚的。”
徐百川和胡建国没说两句话就要跑出去玩,胡奶奶一边拿剪刀一边叮嘱:“别去海边玩。”
徐露也叮嘱徐百川几句,才放两个人走。
院子里就几个姑娘在那里玩起来。
胡奶奶就道:“还是小姑娘省心,瞧你家徐桐多稳当。”
胡奶奶就特别看不上姜婆婆的做派,就算不是自个的孙女又怎么样,天天矬磨人家孩子,连个饭都吃不饱。
她就问:“小桑还在你们家吃饭?”
“没有,回家吃。”
不知道是上次说的话的影响,还是姜启明管了管老太太,反正小桑最近能吃饱饭了。
“那孩子也是个可怜的,这学也不让上,估计以后早早就嫁了人。”
徐露低着头没吭声,她就是看不上姜婆婆,也不好在背后说人家。
她可是太清楚,今天在背后说了这个,指不定明天就能传的全军区都知道。
胡奶奶把书包裁好,拿着针开始缝,嘴里说:“要是有缝纫机就好了,那东西快的很。”
“是不是得要票买?我记得我们村大队长的闺女结婚的时候就有一台。”
“是要票,可不好攒呢,建国爹说要攒攒买个自行车。”
说起来就是一副开心的样子。
徐露拿着书包回去之后就再想,要不要也攒些票之类的买些什么。
之前陆清凌说的收音机就不错。
药材是在第二天下午的时候才到,码头上和上次一样,有不少等东西或者等人的人。
徐露和四个孩子都过去,连小王也跑了过来说要帮忙。
海边的太阳似乎更大,晒得她都睁不开眼,只能看到远处有一个小点。
几个孩子还没怎么来过海边,哪怕海风呼呼的吹着也要四下玩闹,徐露见他们这么喜欢大海,就道:“等我把药材晒上了,带你们去海边捡贝壳。”
孩子们一听能去见贝壳,当即就欢呼起来,惹的附近的人都往这里看起来。
“同志。”一个娇俏的声音传来,朝她大力挥着手,“你也来接东西吗?”
徐露一看,原来是那天在村里看到的知青,两个人帮着一块接生猪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