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像李飞燕,李飞燕家里条件好,孩子又少,所以一直上到高中。
她家里的孩子特别多,她又是老大,大部分的家务活都是她承担的。
刚开始来到海岛上的时候,她也学别的知青一样,假装家里条件不错,什么活都不会干,还真的蒙骗了一段时间。
不过后来她也觉得没意思,除了家里的事情没和别人说过之外,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蔡文书也慢慢的喜欢和刘芳芳聊天,尽量用简单的的话教给她一些医学上的事情。
李红霞和小英一块回家的时候就在路上说,“我这几天一直去夜校上课呢!”
小英诧异抬头,“怎么想着去夜校上课?不管孩子了?”
两个孩子差不多大,又是一个村的,走的比其他人都要近一些。
“不瞒你说,他们都是有学问的,我也想着好好学一学,别以后看到那药材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可惜她连字儿也没认多少,只能先从头学起。
小英特别理解,“我这段时间也总是翻看书,不过还得找个师父带着。”
她跟着去购买了几次药材,听杜玉珍介绍之后,也对些药材有了基本的认识。
“那让谁教啊?”李红霞有些发愁,徐露平日里太忙了,李飞燕倒是懂一些,不过人家是知青,她总觉得矮她一头。
“要不就让李丹月吧。”
说起来,李丹月和李红霞还是拐着弯的亲戚,李红霞点了头,“那我回头问问她。”
李丹月是除了支援抗洪的物资以外,最先有跌打损伤膏的,前几天刮台风的时候有人受伤了,没去医院先找到李丹月。
大家都知道徐露现在很少去医院,到了医院那边,说不定就要开刀动手术,加上李丹月现在又是徐露的徒弟,找她的人就多了起来。
李丹月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忙的脚后跟都不沾地的,不过虽然身体上很劳累,但是她心里很开心。
大家都觉得她的医术有进步,还都夸徐露教的好。
尤其是跌打损伤膏,真的是喷上去之后就不疼了,简直是神药!
“也就人家徐医生,要是别人的话,指不定要掖着藏着呢,谁会教给外人。”
李丹月听了之后就抿嘴笑,“我师父说了,只有一代代的传承,我们的中医才能发扬光大。”
一旁的一个老头说,“要是都这滋源在叩扣群八六一七七三三零四欢迎加入么想就好了,别说那些个保命的药方子,就连之前做个木工炒个菜,方子都是保密的,不给人当个几年的学徒,别想知道一点门道。”
要不然很多技术和工艺也不会在漫长的岁月中慢慢的消失。
有些可能是被新的技术取代了,有的则是非常的可惜,再也找不到替代品。
有一个老太太在一边旁敲侧击,“不知道徐医生还收不收徒弟呀,我那小姑娘可聪明了。”
反正现在上学也没什么出路,早早的就嫁人下地干活,再像他们一样传宗接代,这样活一辈子吗?
李丹月摇摇头,“我还真的不知道这件事情,不过我师父挺忙的,药厂的事情非常的多。”
老太太有些失望,“应该的,毕竟药厂也是造福咱们老百姓。”
大家伙又说起这药厂来,不仅招了很多工人给他们附近的人带来了收益,还让他们长了脸。
“我亲戚家上次过庙会的时候,人还听说咱们药厂了。”
反正在这里看病也无聊,大家都竖着耳朵听。
“你们猜怎么着,人家说咱们药厂的晕车药和膏药都特别顶用,附近的人都用着呢!”
大家听了以后与有荣焉的笑着,“晕车药我没吃过,不过那膏药是真的顶用,多少年的老寒腿都好了。”
“我听说运输队的工人买了一大堆,还要往别的地方运呢。”
“那可真是好事儿,别人也知道咱们这海岛了。”
“可不是,谁能想还有这么一天。”
“我有亲戚在城里,还托我买几贴呢,小月啊,你这里有没有?走的时候给我拿几贴。”
李丹月直接拉开抽屉递了过去,“就这几贴了,这几天下雨,好些个人过来拿。”
徐桐在家里翻看课本,一旁的双胞胎都有些心不在焉。
“爸爸怎么还不回来?都好些天了!”
“而且去那么危险的地方。”
见他们兴致不高,徐桐就带着他们一块儿玩石子儿,“姐夫肯定过几天就回来了。”
双胞胎玩了一会儿又不想玩了,尤其是陆夏星,知道要和陆夏月和徐桐分开,这段时间一直很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