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想法很传统,作为长子,照顾父母、弟弟都是他应该做的,而且他一直以弟弟为骄傲,全化市最有出息的人就是他弟弟。
南学林的思想和他不同,但发觉他是真的不觉得委屈之后,心里也轻松了不少,“我打算在这附近找个房子买下来,我现在手里还有30多万,不买特别贵的,应该够用。”
南海山已经不觉得惊讶了,在他之前疯狂买各种家具、翻新房子的时候,他已经惊讶太多次了。
“好。”
话是这么说,但找来找去,附近的房子要么太小,要么超出了他们的预算,只能往稍微远一点的地方找,最后买了一处较偏远的平房,带个9平米左右的小院子,一共28万元。
花了两天多的时间,把所有手续办下来,南学林总算可以安心了,“哥,这是五千块钱,你拿着,明天中午我得出门一趟,但是我需要做一些东西,如果明天中午之前我还没出来,哥你叫我一下。”
“好,放心吧。”
交代好了,南学林拉着那一箱零件进了一间屋子,里面空荡荡的,只有一张旧桌子,他将所有的零件和工具全部铺开,不需要任何图纸,开始制作、组装。
南海山一夜没睡踏实,时不时的从窗户往里面张望,看到那一地的工具、零件眼花缭乱的,但他弟弟却能精准的抓到自己想要的,过程很神奇。
接近中午,阳光穿过窗户,比灯光还要亮堂,南海山悄悄的把灯关上,接近了南学林说的时候,他在门口招呼,“小树,到中午了!”
南学林眼睛里全是红血丝,但精神十分亢奋,他抬头看了一眼外面,“好,哥,中午饭你自己想办法解决一下,我出门一趟,应该晚饭前回来。”
“哎,不用担心我,出门路上小心。”
南学林把组装到一半的小型交换信号机收起来,用剩余的材料组装了一台信号接收器,虽然看上去很粗糙,但他肯定是用的。
来不及调试,带着这两样东西直奔沈氏菜馆。
王思郁已经在门口等很久了,不是南学林迟到,是他莫名的早来了,一上午都安耐不住,尤其是当手头的工作也告一段落的时候,满心都是他和南学林终于又见面了。
“思郁!”南学林隔得老远看到他的身形,喊了一声他的名字,步伐迈的的极大,“对不起,我来晚了。”
王思郁将围巾往上拉了拉,微微低下头,掩盖住想要仔细看他的想法,“没有,是我来早了。”
沉默了大概十秒钟似的,两人同时开口,“你...”“我...”
南学林突然笑起来,是那样的温柔而开朗,和在鹰国的时候完全不一样,“我们先进去吧,外面风大,别感冒。”
“咳,好。”王思郁又重新看向地面、自己的脚尖、侧边的柱子,或者沈氏菜馆的牌子,但脑子里全都是刚刚南学林的笑容。
他其实在高中时期就一直在关注南学林,因为他发现南学林很聪明,课本看过一遍能记得住80%左右,那时候还流行石英石收音机,南学林动手拆了一台能完整无缺的按回去不说,还能自己找到零件重新组装出来。
当时靠给人组装收音机,南学林也小赚了一笔。
后来他们一起考上了京市大学,南学林选择了机械制造,而他则是去到了通信。
到了大三,南学林得知有出国交换的项目,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出国,他那时候也和他一起去了,只是因为身份特殊,他没能通过最后的审批,只能等第二年再尝试。
等他到了国外,发现他也没办法和南学林有交集,南学林太忙了,本来应该5年完成的学业,他压缩在4年完成,还辅修了一个专业,一毕业就被当时全鹰国顶尖研究所之一的霍尔斯招走了。
而他只能按部就班的完成学业,虽然最终也去到了霍尔斯,但他已经明白了自己和天才之间,是有巨大的差距的。
本来以为会一直是他追逐着南学林的脚步,但没想到后面两人居然会在一起。
“到了,我记得你喜欢吃面,咱们主食吃面片儿行吗?”南学林将随身携带的箱子放到一旁,询问道。
王思郁胡乱的点点头,“可以。”
学徒记下来,“好嘞,这是咱家特制的银耳梨枣汤,喝一盅身心暖、手脚热,您二位先喝着,菜马上来。”
等到学徒出去关好了门,屋里只有他们两个人,四目相对的那一刻。
第92章 九零年代的海归(8)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