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爷喝完汤,听见儿子开口问的话,“这个店里卖的饭一点都不好吃。”看着桌子上又是鱼又是排骨的,“你们两口子吃吧,我吃饱了。”说着他就背着手站了起来,还把吃饱的小孙女也一起抱走。
郑大娘也是,没一会餐桌上就剩下他们俩。
夫妻俩面面相觑。
徐小溪带着徐池回家里,站在赵奶奶家门口敲了敲。
赵奶奶笑着过来开门,“我一猜就是你过来了。”
徐小溪把手里打包的汤递过去,“奶奶,这是我明个准备上的新品,是纯手工打的鱼丸汤,您跟爷爷喝吧。”
赵奶奶忙接过来,笑着应了两声。
徐小溪似乎隐约听到家里有声音,应该是有客人,也没进去打扰,“那我先回去了。”
赵奶奶提着丸子汤回去,今天家里确实有客人,是她大儿子的丈母娘,亲家母。
赵奶奶跟汪爷爷总共生了两个儿子一个闺女,大儿子是从政,娶的儿媳妇是县里某领导的女儿,她其实不乐意跟这位亲家母来往,大家都是苦时候过来的,怎么现在巴结的人多了,亲家母就开始飘了,说话做人都是高高在上的态度。
亲家母姓吴。
赵奶奶都是叫她吴姐姐,她平日里其实也不住在这里,是住在市里,赵奶奶的儿子前两年被调到市里,亲家母也是跟着一起过去的,今个回来也是一个家里亲戚的小辈结婚,她回来参加婚礼的,随便过来看看。
汪爷爷也不喜欢这个亲家母,这会虽然是坐在客厅里陪着,但基本不说话,必要的时候才附和两句。
赵奶奶提着东西进来,汪爷爷立刻就站了起来。
“是小徐给送的吧。”
赵奶奶笑笑,“说是鱼丸汤,你去拿碗过来,我倒出来。”
汪爷爷立刻就去了厨房。
吴奶奶穿着一条裙子,手腕上戴的玉镯子,脖子里还戴的金项链,人是有些富态像的,看着桌子上的简陋的包装盒。
“我说,你们俩在老家就吃这个啊。”她说着就嫌弃的抿抿嘴,“你们俩就跟我们一起去市里生活,到时候想吃啥好的,我就带着你们去,这咱们县里的东西没法吃。”
赵奶奶也只是坐在一旁揣着手笑笑。
汪爷爷拿过来两个碗,“那正好,我们俩吃,本来还想着让你也尝尝的。”说着手下动作利落的,把两份都打开,分别倒进碗里。
吴奶奶有些愣住,这汤熬的真香,看起来还不错。
赵奶奶先是端起来喝了一口,然后就赶紧吃了里面的鱼丸,再满意不过,这个小徐整日弄这些好东西,还真是要好好活着,以后才能经常吃到她做的。
吴奶奶在旁边看着多少有些没面子。
汪爷爷自己喝了一大碗,身心舒畅,现在的人都是冰雪糕冰饮料的喝,其实是对身体不好的。
吴奶奶觉得他们是没吃过什么好东西,转而提到别的事情。
“那个等到暑假,国盛说让小渠回来陪你们一段时间。”汪国盛就是汪爷爷的大儿子。
汪爷爷跟赵奶奶跟别的爷爷奶奶不同,他们喜欢过自己的日子,要是那个孙子过来,指不定要闹腾成啥样呢,他们两个现在吃过饭就遛弯说话,时不时的小徐送来一些好吃的,这日子就行。
“不是说要让小渠参加补习班吗?不用特意让孩子回来,耽误孩子进步咋办。”
汪爷爷大手一挥,也不太想管,孙子跟自己亲不亲这个问题,他丝毫没想。
吴奶奶倒也没多说什么,只是这会屋里那个鱼汤的香味还是没散,知道自己刚刚也勉强喝一口试试了,但碍于面子也没吭声。
等到天快黑,要去市里的一个亲戚开车停在胡同里把吴奶奶接走。
汪爷爷跟赵奶奶看着车子走远,都歇了一口气。
当年这亲家就没少折腾,平日也看不起人,他们不是一类人,不用住在一个屋檐下,到时候难为的还是俩孩子。
徐小溪第二天一早就起来去了市场,今天是周六,两个人都不用早起,她起来才五点多,也没叫他们。
还是老摊位上,市场人很多,现在交通发达,人也有钱,即使是小县城里,大家手里有钱也会愿意花,大爷大娘的都在跟摊贩讲价。
徐小溪今天第一天也没准备要做多少鱼丸,迳直的走到昨天的那个胖大哥的摊位上。
“老板,三条草鱼,每条大概三斤左右就行。”
胖大哥经常跟人打交道,见到徐小溪一下子就认了出来。
“三条啊?行,我这就给您捞。”
旁边的大姐也正在忙着给新鲜的鱼虾充氧气。
徐小溪看他们的鱼还是一如既往的新鲜,“老板,我是做餐馆生意的,但我那个餐馆比较小,不过也需要每日用鱼,可能每日也就两三条,或者三四条,您看如果方便的话,我就一直在您这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