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有两个跟他关系不太好的皇子,因在他死后私下说了几句幸灾乐祸的话,被皇帝下令杖杀。
皇帝还当朝斩杀了好几个急着推举新太子人选的官员,将他们举家流放。
朝中因此变得人心惶惶,而从前称得上是一代明君的皇帝,也自此进入了狂暴发癫模式,再也不复过去的英明。
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他因为悬而不决的太子之位,屠杀了数以万计的人。这里头有皇子有后妃,有大臣有內侍,还有数位开国功臣和他们的家眷以及附从者……
在这场可怕的动荡中,只有原著男主崔昂得到了好处,并且是巨大的好处。
因为那时已经是殿前司指挥使的他,在朝中一片混乱的时候悄悄勾搭上了太子良娣文氏,并想方设法地让当时神智已经不太清楚的皇帝把文氏年仅六岁的儿子立为了太子。
后来皇帝驾崩,崔昂手持圣旨扶幼主继位,自此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王……
萧霁觉得这剧情很扯,但原著就是这么写的。
也是因此,为了不让原著剧情发生,他早就决定想办法护住这大侄子,不让他这么早挂掉。只是他平时不怎么进宫,所以直到今天才正式见到萧世承。
而就在萧霁想起这些事的时候,萧世承已经带着萧炎走到他面前,笑呵呵地向他行礼道:“见过小皇叔。”
看着这比自己大了十几岁,都能给他当爹了的大侄子,萧霁感觉有点尬。不过表面上,他还是学着原主的样子淡定地和他聊了起来。
——进一步交好萧世承,帮助他们父子俩避开即将到来的死劫,就是他接下来准备要做的事。
可谁知只聊了几句,萧世承就很有兴致地把话题转到了诗词歌赋上,还问他近来有没有新作。
纯纯理科生萧霁:“……”
算了,还是下次再聊吧。
*
萧霁身份高,辈分高,就连当朝太子都得叫他一声叔,自然不会有人敢惹他不快。
姜芜那边的情况就不是很和谐了。
因为在场的贵女中有不少人都是萧霁,或者准确地来说,是原主的恋慕者。
虽然碍于这门亲事是皇帝所赐,今日宴会的主人萧锦珠也摆明了态度要护着姜芜,但仍有几人忍不下心中的酸涩和嫉妒,明里暗里地嘲讽姜芜,试图给姜芜难堪。
好在姜芜早有准备,不卑不亢地一一化解了。
这让许多人对她另眼相看。
比如承恩公夫人。因为皇帝下令让承恩公认姜芜做妹妹的缘故,承恩公夫人也成了姜芜的嫂嫂。所以姜芜被人为难的时候,她虽然因为宝贝儿子贺定弘哭着闹着非要娶姜芜的缘故,对姜芜有几分不喜,但还是碍于嫂子的身份,打算出言帮帮她,免得影响自家名声。
可谁知还没来得及开口,姜芜自己就该软软,该硬硬,该怼怼地把那几人堵了个哑口无言。
这让承恩公夫人很是意外,之后再看姜芜,心中就多了几分释然和喜欢——这般聪慧灵巧的姑娘,难怪能让她那浪荡成性的儿子收心。
当然也有许多人因此更不喜姜芜。比如那几位欺负她不成反被她打脸的贵女,还有,崔灵嫣。
是的,崔灵嫣今日也来赴宴了。
自那晚在静心庵见到崔昂,和他有了肌肤之亲后,她就从之前的打击中振作起来,恢复了往日的模样。
不过表面上恢复了,不代表心里也放下了。相反,崔灵嫣如今是彻底恨上了萧霁。
还有姜芜,萧霁宁肯娶她也不肯娶自己这件事,也让崔灵嫣每每一想起就心如火焚,难受得厉害。再加上那日在端王府,姜芜还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侮辱她是萧霁的侍妾,崔灵嫣就忍不住连她一起恨上了。
今日为难姜芜的那几位贵女中,就有一位是崔灵嫣的闺中密友。崔灵嫣用几句话挑起对方的怒火,让对方替她冲锋陷阵。
可惜那姑娘的嘴皮子不如姜芜厉害,竟是没说几句就铩羽而归了。
崔灵嫣表面不显,心里很是失望。
这个时候,承恩公夫人带头出言夸赞姜芜,还说难怪皇帝会将她赐婚给端王。众人纷纷应和,随即目光就若有似无地朝崔灵嫣看了过来。
崔灵嫣面色一僵,心中更添恼怒。
萧霁以前喜欢她的事京中人人皆知,在场大部分人都曾以为会是她得到端王妃之位,可谁知到头来,萧霁竟然要娶一个除了容貌之外,处处都不如她的平民女子,端王府里还传出了许多关于她被萧霁羞辱的流言。
这让崔灵嫣自打今日现身起,就收获了许多明里暗里的打探和或同情或幸灾乐祸的安慰。她本就因此憋屈恼怒,这会儿见众人再次朝自己看来,就更有种这些人全在心里嘲笑自己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