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送文景去做赘婿,是因为他克妻克子不得善终,现在文景发达了,却要违背当初的誓言,从赘婿变为娶妻,这是不仁;贫困时许下的誓言,发达后便要违背当初的誓言,这是不义;罔顾圣人‘言出必行’的教导,这是不忠;父母让他去做赘婿,现在却要回转,这是不孝。”
“你们要文景回来,就是要文景做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罪名,这让文景怎么面对天下人,怎么有脸继续为朝廷效力?”
苏陶的声音虽然不大,可却是掷地有声的,他这话一出,屋里霎时间就变得安静下来,连一点声音都没有了。
堂屋里静的可怕,所有人都没想到苏陶会说出这样的话,因为太过震惊,以至于众人甚至连呼吸都忘记了。
苏陶也预料到这种情形了,他环顾四周继续说道:“我是文景的父亲,我不会让我的儿子做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辈的。”
“让文景回来这件事,你们再也不要提了,我是不会答应的。”
苏陶说完就拿起桌上的茶盏来,慢慢抿着茶水。
好一会儿后,屋里众人才反应过来,年纪最大的那个族老捂着胸口差点晕过去:“苏陶,你这是什么意思?”
苏陶平静道:“三叔祖,当初文景落魄的时候去席家做了赘婿,他读书的时候我们苏家没出一分钱,是席家人开豆腐坊供养他读书。现在文景中了状元,发达了,你们就要他抛下席家哥儿认回苏家,这不是置文景于不仁不义不忠不孝,那又是什么意思?”
有人就说道:“我们什么时候说让他抛弃席家哥儿了,文景回了苏家,席家哥儿自然是他的正房夫郎,没有人敢欺负席家哥儿的。”
苏家人纷纷说是,苏陶面色有些阴沉,他心里也一万个愿意让儿子回来,可是儿子却打定主意不肯回来,还用自己的前程来威胁他,为了不让儿子前程受损,他只能违心说不让儿子回来的话。
这让苏陶的心情十分烦闷,偏偏族人又在这里痴缠,他心里就更加烦躁了。
因此苏陶的语气便有些不耐烦,表情也越发阴沉了。
要不是位子威胁自己,他才不愿意应付这些人呢。
第197章 回到上京城了
“我是文景的父亲,也是苏家的一份子,难道我不愿意文景好,不愿意苏家好?”苏陶冷冷说道:“咱们家里没出过一个能上得了朝堂的人,现在文景闯出来了,你们偏偏要拉他的后腿,让他做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人,这要是让他的上官和同僚知道了,会怎么看他?要是有御史参他一本,那又该如何?”
有人就说道:“认祖归宗又不是什么坏事,御史为什么会参他?”
苏陶冷哼一声:“官场上你来我往,就算是一身清正,也会有人挑你的毛病参上你几本的,这种事没人说还好,只要有人提起,那就是文景身上的污点。”
“文景到底姓苏,就算他是席家的赘婿,只要他在朝堂上,就能提携我们苏家一二。”
“你们好好想想,是要一个没有污点的苏文景,还是要一个身上有污点的苏文景。”
*
这个屋里,除了苏陶外,也是有两个识字的,只是这两个读书人连童生都不识,只是认得一些字,连书都没读过几本,更不了解朝廷上的事。
被苏陶这么一吓唬,众人就有些惶惶,难道要文景认祖归宗,真的有这么大的影响?
众人心里的念头难免有些动摇,就像苏陶说的,苏文景到底姓苏,就算他是席家的赘婿,只要他当官那对苏家就是有利的。反之,就算他回了苏家,身上却有污点,官路不通了,那苏家也是捞不到任何好处的。
见众人的念头有些动摇,苏陶又抛出一个消息来:“文景与我说了,他愿意出些银子,在村边盖一所房屋,请先生来教导村里的孩童,只要是清水村和大槐树村的孩童,都可以免费去那里读书,请夫子的束脩也是他来出。”
“文景还与我说,他虽然是席家的赘婿,可却也是苏家的儿子,若是苏家的子弟里里有读书好的,他一定尽力提携。”
这话一出,众人的心思便热络了起来,要是真有个学堂让家里的孩子读书,说不定家里也能出一个能考中科举的读书人呢。
那样的话,可真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有人甚至连自家孩子以后的路都想好了,自己家孩子那么聪明,说不定在读书上真有天分,到时候也考个举人进士什么的。席家没什么人,自己孩子又是苏文景嫡亲的后辈,到时候苏文景肯定会提携的。
这样一想,众人心里的不满便去了一多半了,只听得苏陶又说道:“等房子盖起来了,夫子也是文景来找,他说必定会找个德才兼备的好夫子,来教导咱们族里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