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发的前面有一张玻璃面的茶几,面上有很多细细密密的划痕,使用的年头挺久,但是擦得很干净,茶几上搁着一个白色花瓶,瓶里插着几只百合花,正含苞待放,还闻不到香气。
茶几对面的电视柜上立着一台老式电视,用防尘罩仔细盖好。
进门靠墙的位置摆着一张白色烤漆面的餐桌和两把配套的椅子,除此之外,就再无其他家具了。
太阳渐渐偏西,刘晨曦慢吞吞地站起身,活动了下僵硬的身体,看了看时间,这个点该出门买菜了。
回家之后,他把晚饭的活儿揽到了自己身上,等妈妈下班回到家就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了。
穿上外套,抓起钥匙塞进口袋,拎着一个空荡荡的布袋子出了门,正一蹬一蹬地下着楼梯,迎面遇上了邻居婆婆。
“哟,晨曦回来了呀!”婆婆慈爱地看着他,一只手扶在栏杆上,胸口一起一伏喘着粗气,爬楼对年纪大的人来说实在是辛苦。
他们住的楼是老破小,日常只能爬楼,刘晨曦家住五楼顶层,好在他和妈妈都年轻,上下楼不费劲,难的是住高层的老人,出一趟门回到家都得缓上大半天。
“王婆婆好。”刘晨曦礼貌地打了声招呼。
“什么时候回来的呀?”婆婆问。
“就前两天刚回来,放寒假了。”刘晨曦弯下腰,伸手去搀扶婆婆的胳膊。
“真好,晨曦是个好孩子,要好好读书,好好孝顺妈妈,你妈妈不容易啊,一个人把你拉扯这么大。”
婆婆用满是皱纹的手比划了下,“小时候你就这么一点点高,刚搬来的时候怯生生地躲在妈妈身后,婆婆给你糖吃也不要,就拉着妈妈的衣角不撒手,一转眼就长这么高了,比婆婆都高这么多了,真好啊。”
“再过几年等你毕业,你妈妈的好日子就要来了,一个人养孩子真不容易啊,你妈妈身体也不好,今年看着人也瘦了一圈,以后要好好照顾妈妈啊。”
人年纪大了就爱提以前的事情,絮絮叨叨在嘴边念着就怕记不住,婆婆说着说着眼圈都泛红了。
对于小时候的事情,刘晨曦记得不怎么清了,唯独能记得的几件事也都是儿时不好的回忆,那个所谓的父亲对他和母亲的咒骂,摔打电器和家具的癫狂形象。
刘晨曦在旁安静地听着,扶着老人家慢慢上楼。
自从搬来这里,婆婆一直很照顾他们,那时候婆婆腿脚还算灵活,总是笑盈盈地端着做好的菜送到他们家,白杨工作忙的时候,他也总在婆婆家里吃晚饭,老人慈祥和蔼,把他当亲孙子疼爱。
刘晨曦把婆婆送到四楼的房门口,婆婆邀请他进屋吃糖饼,他笑着晃了晃挂在胳膊上的空布袋说要去买菜做晚饭,等会儿妈妈就要回来了,婆婆又寒暄了几句才放他走了。
时间上耽搁了一些,晚霞已经铺满整个天空,红彤彤的太阳下沉的只剩下了一半,眼瞅着妈妈下班的时间要到了,他只能加快脚步,捡菜市场剩下的菜随便买了几样就匆匆往家赶。
回到家后,刘晨曦先焖上米饭,紧赶慢赶炒了两道快菜,辣椒炒肉和清炒土豆丝,又煮了一碗青瓜火腿鸡蛋汤,出锅前撒了点盐和鸡精,又淋上了几滴香油。
刚把菜端上桌,就听到门上有钥匙插进锁孔转动的声音,妈妈回来了。
“宝贝,妈妈回来啦。”白杨手里拎了个印有甜甜圈的食品袋,递给了刘晨曦,“看看,里面都是你爱吃的。”
“妈妈,这是什么啊?”刘晨曦疑惑地接过袋子往里看,随即开心地说:“哇塞,这么多面包和蛋糕啊!”
“是呀,老板娘听说你回来,把今天没卖完的都给我了,让我拿回来给你。”白杨说。
“李阿姨真好!”刘晨曦把袋子放在餐桌上,翻出一个抹茶夹心面包,扭头朝厨房喊:“妈妈,别给我盛米饭,我晚饭想吃面包。”
“好,都依你。”白杨笑着回道。
餐桌前,俩人吃着饭,外面的天渐渐黑了,客厅亮着暖黄色的灯光。
吃完也没有着急收拾桌子上的碗筷,白杨认真地听着他的宝贝儿子讲述在校园里发生的有趣事情,讲他好朋友陈亚伦的事情,讲他并不存在的家教工作。
临近春节,到处都有了年味,街道两侧的路灯都挂上了中国结样式的红灯笼,县城上市集里的人络绎不绝,都忙着置办年货。
刘晨曦有些蔫巴地趴在顶楼的阳台上晒太阳,看着不远处市集上密密麻麻的人群。
“晨曦呀,妈妈出门去买年货了,你乖乖在家里呆着,哪儿不舒服就给妈妈打电话啊。”白杨眼神温柔地摸了摸他的头顶,闻到一股奶糖的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