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半夏成功入围省预赛后的大半年时间, 感觉自己完全变成了一个没有感情的考试机器, 睁眼做题,闭眼做题,就连做梦都在解题。
迟烁也忙, 除了时不时被朱怀远叫去办公室填表以外,有段时间,姜半夏见他桌上摆着一大摞看不懂的英文材料, 只不过那会儿她已经被考试占据了全部大脑,也没仔细想是什么东西。
这样繁忙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十二月份, 决赛前一天, 江天乐和韩攸宁说什么都要给他俩加油打气,于是四人一合计, 晚自习集体逃课出去看了场电影。
片子具体讲的什么故事姜半夏记不清了, 只记得影厅熄灯, 黑暗中耳畔有气息靠近:“考试加油。”
她轻轻点头。
全国数学决赛当天, 韩攸宁紧张地脚不沾地, 姜半夏心态却出奇平和。
走进考场前,迟烁问她在想什么,她笑了笑, 说:“尽人事,听天命。”
迟烁弯唇, 罗振天听见这话,夸她心态不错。
姜半夏温温笑着,一路走来,该做的努力都做过了,那么剩下的就交给命运吧。
高三的日子啊总是过得飞快,姜半夏备考状态一直保持的很好。
十二月七号,大雪,决赛成绩公布。
办公室里围了一群学生,叽叽喳喳讨论比赛结果,那时迟烁刚在朱怀远电脑上查完成绩,他发挥稳定,成功获得物理一等奖,老师们都在恭喜他。
罗振天手握鼠标颤抖,嘴里抱怨学校破网真该换了,页面加载不出来。
“再耐心等等。”朱怀远站在一旁。
姜半夏眼睛盯着电脑屏幕加速旋转的小圈圈,心里七上八下。
看出她情绪紧张,迟烁倚窗而立,随口找了个话题:“我刚刚掐指一算,是速喜。”
闻言,姜半夏果然被转移注意力,偏头看他。
她之前听江天乐提过,迟烁幼时学过小六壬,于是问他速喜是什么意思。
迟烁认真:“速喜就是,马上就要有好结果了。”
姜半夏将信将疑。
“出来了!”就在这时,罗振天惊喊。
此话一出,等结果的同学立即扎堆凑到电脑桌前。
“哇!居然是一等奖!”有人羡慕。
“怎么没找到我的名字啊!”有人焦急。
页面很清楚,姜半夏的名字位列第一排,她揉揉眼,再三确认自己没有看错。
直到这时,日夜悬着的一颗心总算落了地,她长长舒了口气。
迟烁没跟过去,见状心中已经了然。
北陌市今年共有8名选手荣获数学一等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省一”,其中,北陌一中占了一个,许家川和张灿等六人获得省二,叶巧巧和实验班几位同学决赛失利,成绩不理想,没有获奖,继续潜心备战高考。
学科竞赛告一段落,那时候北陌一中推行保送生制度,因为拿到联赛省一,加之以往成绩优秀,姜半夏和迟烁双双获得学校推荐的保送清华资格。
高考年的圣诞节,天有些冷,两人奔赴北京参加清华的保送生考试。来回奔波一周,再回到北陌,姜半夏疲惫不堪,闷头睡了三天三夜。
可能是之前熬夜透支太多体力,这会儿突然松懈下来,身体频频发出警告信号。
从一月到二月,她不停在感冒咳嗽,根本无法上课,最后只好跟朱怀远请了长假,在诊所断断续续打了一个多月吊瓶。
等到春雷响动,气温回升,她身子终于见好,赶回学校,却意外得知在她回来的前一天,迟烁也请了长假。
姜半夏愣住,看着身旁空荡荡的课桌,她迟钝地,慢慢接受迟烁不在了这个事实。
从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姜半夏没在学校见过他,也没有他的任何消息。
迟烁不在的这段日子,韩攸宁见昭昭整日魂不守舍,还以为她担心保送成绩,于是和江天乐变着法的开导她。
姜半夏病恹恹的,提不起精神。
有时候恍惚中她会怀疑,我真的认识迟烁吗?我真的和他一块参加考试了吗?我真的和这个人相处了一年半吗?
天台冷风呼啸而过,姜半夏裹紧羽绒服,没有人回答她的问题。
三月初,第一场春雨沥沥降落,姜半夏在家先后接到朱怀远、罗振天以及学校各级领导相继打来的贺喜电话,告诉她顺利保送清华的消息。
她顿了顿,问:“迟烁呢?”
朱怀远乐得不行:“和你一样,保送清华!”
北陌一中今年理科班共有两人保送清华,文科班三人保送北大,许家川保送复旦,十人保送985名校,可谓是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