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96)

作者:临西洲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江县常年干旱,人们活的穷苦,谁家能天天洗澡呢。

而且这个时候人们没有建康意识,对病理也完全不懂。什么感染,什么痒,什么皮肤溃烂,都是小事儿。不用看病,就是脏了,洗洗澡就干净啦。

其余的大人们听到小孩的话,都没有搭腔。

但大家各自的眼睛里,还是忍不住流露出一丝丝期盼。

如果那个草籽,真的跟县太爷说的那么神奇,那将来等收割了以后,肯定能卖钱,大家或许真的不用饿肚子,也能有钱盖房子!

-

佃户们都是吃苦耐劳的性格,既然决定开垦荒地,第二天就热火朝天开始干活。

他们动静大,很快整个江县都知道了,县太爷带着一百余佃户,在石门村北边开垦荒地!

听到这话的人,无不瞪圆了眼睛。

“石门村那边都是沙地,开垦出来能种田?”

“毕竟一百多人要活命啊,总得给块地。”

“哎呦,真是苦啊,那帮乡绅老爷忒不是东西。”

人们唏嘘不已。

但也只是唏嘘,没人真对石门村附近那鬼地方的沙地感兴趣,连最喜欢凑热闹的人,都懒得去看。

因为大家也都在忙。

特别特别忙!

忙着寻找水源,忙着挖掘坎儿井,忙着挑水浇地。

甚至忙着四处打听,谁家母猪要下崽了,好去买个猪崽回来养,等劁了以后,将来卖个好价钱。

因为猪崽市场火热,供不应求。

到最后夸张到,谁家有适龄的母猪,都会被先预定上。

因为母猪迟早就是要产崽的嘛!

曲辕犁、耧车播种机、坎儿井、劁猪。

县太爷的一项项发明,算是初步把江县这个穷苦地方给‘热’了起来。

在这种初步开始发展,百废待兴的阶段,人们就是容易乱。

放眼望去,一片生机勃勃的乱。

别人挖井,我也要挖!

你们村挖两条,我们村就要挖三条!

你家养猪,我也要养!

你说我不会养猪,以前没养过猪?没事儿,我学着养!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期待的笑容,大家看似都很忙,但其实完全是没有思路的忙。

跟风就对了!

不仅是江县的民众,包括乡绅老爷们,也都在跟风。

连陈申和裴仲两位老爷,最近都在合计着,多养几头猪崽,其余老爷们就更不用提了。

县衙也在乱。

劁猪培训课,凿井挖渠培训课,每天都会引来很多人旁听。

坎儿井挖掘之前要报备,评估安全系数,差役们得到现场确认位置。

谁家的猪劁过,定期还得做复查确定安全。

除此之外,耕牛医治,藿香正气汤分发,播种机、耕犁售后维修等等,都得人去忙活。

这本来就事儿多,结果县太爷突然宣布,想要一个完整清晰的江县地域图,最好能具体到每个村那种!

还得来一次人口普查,要把江县每一个人都登记在册。

这两件事还可以缓缓,但第三件事儿绝对不能缓——开荒!

石门村北边,得尽快开出三百亩的耕田。

衙役们得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去丈量土地,分割、分配耕田,登记在册,还要确定耕田周边的环境安全。

毫不夸张的说,忙啊,真的忙疯了!

每个人似乎都忙的脚不沾地,一个人身上至少背着好几件事情。

但陈庚年翻看着工作总结报告,就知道这群人是在瞎忙。

没有明确目标,没有清晰的思路规划,没有项目优先级排序,这个活儿干一些,那个活儿干一些,导致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偏偏还要装作一副很忙的样子。

因为大家好像都很忙啊,你不忙的话,怎么在领导面前留个好印象!

但其实领导什么都懂。

只要翻看一下递上来的工作成果总结,一眼就知道谁是草包,谁在划水,谁在摸鱼,谁在装忙。

陈庚年属于最惨的领导。

因为他的手下都是一群文盲,别的先不说,连写工作报告都费劲,交上来的报告,字迹歪歪扭扭,连写带画,意思都表达不明白。

一群文盲草包,必须要给他们请个夫子!

回想上辈子的现代社会生活,陈庚年在心里感慨,九年义务教育可真是个好东西啊。

然后他托老爹帮忙,还真找到一个夫子。

这位夫子叫做富春,据说来头很有些神秘,早些年云游天下,后来在凉州给某大人物做西席先生,再后来,大概是六七年前吧,从凉州回到江县,归隐避世。

陈庚年听得一愣一愣的。

江县还有这么牛X的人物呢?

但他也不指望别的,夫子来上上课,给瞎忙活的小菜鸟们扫扫盲就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