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姨娘这才笑道:“的确是三爷从南边带回来两个漆匠朋友,陪着逛了几天,来家里时开了内库房门,恰巧那会子亲家老太太也在,可能我们这边开箱倒柜,叫不知道的看见了,误以为是亲家老太太拿的,说给二太太听,也未可知。”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一时桌上众人神色各异,二太太半路丢算盘——失了算,冷笑一声;三太太垂了垂眼睛,面无表情;长孙媳妇李氏头一次领略这样的大戏,瞠目结舌。
老太太忙道:“这也罢了,如今老三总管咱们这么一家子,他的朋友他自有他交际应酬的,咱们只管过咱们的,旁人不许多嘴。”
众人便都道是。
……
吃过了饭,老太太独留下三太太说话,看那模样,和风细雨,倒不像是对待儿媳妇,倒像是亲生女儿。
等回到了燕双飞,张书染一进屋就发落自己的大丫鬟,白了晴秋一眼:“你做的好事!”
晴秋苦笑着,“我哪里能想到被二太太知道了去,这也怪我,搁不住人两句好话相求,再有下次,别说是太太的亲娘,就是天王老子来,我也不应了!”
张书染竟被她给气笑了:“你就哄我罢,我还不知道你下回少不得巴巴的给人做筏子。”
晴秋一笑,忙不迭给她捏肩垂臂,“我纵然给人做筏子,也是出于好心。这要是别人,把我奉承成菩萨我也不干的,可是太太的面子我总不能不顾,她们都知道我是您的丫头,我若一味丁是丁,卯是卯,还不是让您难做啊,您自个儿就够刚正不阿的了。”
“撕不烂你这张嘴,没理也让你绕出三分来。你若通融她,也要背着人些。”张姨娘又道。
一旁伺候的红昭听了,笑道:“姨奶奶,这可怪不得晴秋,她纵然有心防备,也抵不过二太太长了八双眼睛盯着咱们,防不胜防啊!”
一时说得满屋丫鬟都笑了,张书染长叹道:“罢罢罢,都是不省心的。”
……
第35章 赎身契
这日, 张姨娘打发晴秋给新进门的李氏送去一匣人参。
清哥儿和李氏的住处在和喜堂后面,是去岁扩建的一间独门院落,取名“春醒画堂”,门口有守门的婆子, 见了晴秋捧着条盘进来, 忙不迭赶上来, 殷勤问候, 又是给开门, 又是引路。
“大奶奶歇晌呢嚒”时值午后, 晴秋才有此一问。
“不曾,”那婆子摇了摇头, 往正房瞥了一眼, 道:“管家曲嬷嬷在呢,陪着说了一中午话了。”
晴秋闻弦音知雅意, 停住了脚,站在园中一树桃花树下, 笑道:“那我等等再进去。”
那婆子看她并不松开手上托盘,抿了抿唇,扭头回门上。
……
也不知管家曲嬷嬷有多少话要说, 晴秋在树下等着, 好一会儿才见门帘掀开,却是旧日好友——紫燕出来了。
“你怎么来了”紫燕问道。
“我替我们姨奶奶来送大奶奶人参。”晴秋回说。
“进来说。”
紫燕拉着晴秋进屋, 一入门是花厅,倒了一杯茶, 笑道:“好容易来一趟, 喝我们一杯茶再走。”
晴秋接过茶盅,放在手心啜饮两口。紫燕打开盛人参的锦盒, “嚯”了一声,赞叹道:“哟,这就是珍珠疙瘩嚒得有十五年罢”
晴秋挑眉:“不错呀,跟着老太太两年,还学会认人参了。”她笑道,也过来看着人参,道:“这是两根葵乞的老山参,去岁三老爷从参农那里特特收来的,虽比不得那些长了五十年上百年的人参精,可也是扎扎实实在地里长了二十年的,姨奶奶和容姐儿每年冬春之际都犯寒症,为固本培元,一直都吃它。”
“那……”既这么珍贵,还是她们娘俩的药,紫燕缩了缩手,不敢替李氏收了。
晴秋搁下茶盅,笑道:“你就放心收着,昨儿老太太话都说出了口,姨奶奶总不能让掉地上。”
紫燕便仔细将锦盒收好,又问晴秋存贮之法,她们这厢私语切切,那厢隔壁屋里,曲嬷嬷和李氏也在说话,隐隐能零星听见两句:
“…如今商铺和矿上都是三老爷主事,我们这些管事嬷嬷只管召雇仆人,老太太,太太们买卖进项,和田庄上春种秋收,剩下一概不管。”
“……吃穿嚼用呢”
“这……旧例可循,不过也不全循旧例,一时这处……那处多了,姨奶奶都会裁夺,不过总不会短主子们的就是了。”
“喔,那说来也不难……”
晴秋支棱着耳朵偷听,面上却纹丝不动。
紫燕赶将上来,拉着她的手,笑道:“你看我,都忘了!原想着见了你就给你的。”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