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房刚刚把夫人们安顿好,引进茶厅,奉上热茶。
这些人中,有宣候夫人、招远候夫人、顾国公夫人,还有柳家老夫人以及几位朝中沾亲带故的大臣家的女眷。
顾氏刚起床收拾好自己,就听小丫鬟来报, 这些夫人已经来了。
昨夜她们连夜递了拜帖,老夫人不好拒绝,把招呼众人的事交给顾氏,她没想到这些人来得这么早, 想到是来看自己宝贝女儿笑话的,就想先晾晾她们,慢悠悠地用了早膳, 再与各院掌事嬷嬷按排了每日采买,又看了铺上送来的账本, 忙了好一会儿,才过前院花厅见客。
“都怪我,事情多, 忙手忙脚的,怠慢了贵客。”她眼角眉稍都漾着得体的笑意, 殷勤迎上来,跟夫人们见礼,引众人去后院。
夫人们互相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在丫鬟的搀扶下行走在抄手游廊中。
落在最后的宣候夫人和招远候夫人是母女,这会儿亲密地把臂同行,小声叙话。
“你一大早跑来是做什么?”
@无限好文,尽在
“娘,今日卫六回门,我怎能不来。”
“昨日闹得大,今日怕是一个人回门。”
“活该,卫六落得如此下场不冤,敢将哥哥踢下河,昨日又提剑上浣花楼,这样剽悍的女子,怎会有人喜欢?福王定是不喜。”
“如今卫老夫人后悔也晚了。”
“哥哥还想着她?她有什么好的,不就是脸长得好些?”
“唉,可不就是那张脸。卫老夫人如今假推不见客,顾夫人晾着咱们大半个时辰,别看她现在笑得欢,我看等会她还能笑得出来。”
两人在后面窃窃私语,顾国公夫人隐约听到一些,回头望了她们一眼。
昨日卫娴大闹浣花楼,多少人即便想看笑话,也没有这么当面说出来的,这母女俩倒好,唯恐别人听不见,宋家和周家是越发不堪了。
卫府宽阔,游廊曲折,因临近中秋,庭院里照明的宫灯更换成应景的嫦娥逐月,秋雨洒在灯纱上,竟另有一翻朦胧韵味,增添别样美感。
过了月亮门,进了后院,顾氏却不将人引进正院,只笑道:“昨日宫里赐下几盆罕见的凤凰展翅和十丈垂帘,正要设赏月宴,你们来得正好,昨日还是花骨朵,今日倒是全开了,老太太让人摆到湖中水榭。”
边说着话,边将人往牡丹园里领。时已入秋,牡丹换了菊花,满园的名贵菊花开得热闹。春赏牡丹夏赏荷,秋观菊花冬看梅,卫府这园子一年四季赏花宴不断,建园时就怕扰了清净,故而远离住人的院落,园子里也无人居住,一大早,冷清得很,秋风拂过,竟有几分寒意。
除了顾国公夫人,其他几位夫人皆是脸色微变。
卫国公不想让人看热闹啊,别管谁上门,只会在园子里喝风。
但是,谁又能说他们的不是,赏的是陛下赐下来的名菊,饮的是备好的上品云芽,水榭还备了歌舞,果品也是新鲜花样,挑不出错处。
大家在水榭落座,没多久就有丫鬟匆匆赶来,附在顾氏耳边一阵耳语,原本还有些强颜欢笑的顾氏这会儿是真的喜笑颜开了。
“先失陪,长公主和武威王驾临寒舍,同来的还有六殿下夫妇,贵客临门,瞧我都有些手足无措。”
顾氏解释几句,急匆匆领着丫鬟走了,刚走几步又回头,看向顾国公夫人,“嫂子,少不得需要你帮把手。”
顾国公夫人自然是乐意帮自家妹子的忙,“这是应当的。”
姑嫂相携而去,留下几位夫人面面相觑。宣侯母女的脸色难看,手中握着的扇柄差点被捏断。
怎么不是卫娴一个人回来?居然有这么多人陪同前来,都不介意她对皇室大不敬吗?
凭什么她会得到大家另眼相看?
水榭虽挂着纱帘,其实并不挡风,寒意还是渗进来,她们是留了也不是,走也不是,苦不堪言,柳老夫人年纪大了,到底倚老卖老,招了个小丫鬟去找了卫老夫人,这才被引去老夫人院里。
招远候夫人在心里把卫娴狠狠大骂一通,又恨又妒,银牙都差点咬碎。
边打喷嚏裹紧衣裳边走,风一吹,头发都乱了,狠狈得很。
*
街道上四辆华丽马车一字排开,身后跟着拉大木箱的板车,队伍浩浩荡荡行到卫府门前。
这怕是最风光的回门了,往来行人停在路边看热闹,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