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将台+番外(4)

“这柄剑,正是我戚家的祖传名剑。”

戚玉云双眸陡然睁大,惊道:“莫非、莫非是……”

“正是。”戚玉霜道,“昔者剑埋泉下,有龙光直射牛斗之间。此剑名为龙泉剑,当年先祖父、父亲以之征战四方,立不世战功。”

戚玉云心脏陡然跳动了起来,忽然一步上前,握住了戚玉霜的手。

戚玉霜的手指修长如玉,却并不细腻,自虎口到指节、指腹,皆结有一层薄茧,戚玉云知道,那是她姐姐多年执剑挽弓,征战沙场留下的痕迹。

她的目光直直地凝视着戚玉霜的神情,道:“姐姐,你莫非真的要重新出山,为朝廷效命?”

戚玉霜看着她紧张的双眼,唇角浮现出一丝笑意,道:“只这一次。”

“我只出手这一次,若他们……”

戚玉霜将最后的“他们”两个字念得很含糊,似乎是意有所指,又似乎只是一声叹息。

“……足堪大用,我便解甲归田,从此再不过问朝中之事。”

戚玉云默然。

戚玉霜看她神情复杂,无奈地拍了拍她的肩膀,道:“你知道这座坟茔之中,葬的是什么吗?”

“当年父亲过世之时,曾有遗命。彼时你年纪尚小,我不曾告诉你。如今,也是时候让你知道了。”

戚玉云的手指猛然一收,紧紧握住戚玉霜的手在此刻竟然些颤抖。

戚玉霜抬起另一只手,轻轻扳过她的小脸,直视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

“父母灵柩,归于祖墓,铁甲佩剑,葬于高岭。”

“——俯瞰塞上,永镇骁山。”

戚玉云脑海中念头霎时间大亮,她颤声道:“埋剑山乃是千里内地势最高之处,所以姐姐将父亲铁甲与龙泉剑,葬在了埋剑山顶……”

这一方无主的坟茔中,埋葬的是戚老将军的铁甲与佩剑。正对之处,正是俯瞰千里骁山的天然平台。

戚玉霜负手而立,远望着北方天际。在她漆黑的瞳孔之中,倒映出了远方大地之上黑压压的营寨与大军的影子。

戚玉云心中一片恍然:原来姐姐是为了守父亲的铁甲衣冠冢,才隐姓埋名,选择住在了埋剑山下的陈家村里。”

戚玉霜摸了摸她的头,道:“玉云,跪下。”

戚玉云听话地走了过来,与戚玉霜并肩而立,戚玉霜撩袍跪地,二人并排跪在坟茔之前。

戚玉霜面向坟茔,沉声道:

“父亲,恕孩儿无礼了。”

……

旭日初升,戚玉霜二人沿着山路走下埋剑山。下山的路上,正碰到早起的陈大嫂上山拾柴,陈大嫂看到她有些惊讶:“霜儿,这么早上山干嘛呀?”

她瞟了一眼戚玉霜腰间黑不溜秋的剑鞘,以为是柴刀一类的东西:“来砍柴的?”

“正是。”戚玉霜毫不脸红地点了点头。

“真不容易哟,姑娘家的。”陈大嫂感叹了一声。

七年前因为家乡饥荒,霜儿带着她妹妹逃难到陈家村。村里人常说,平生还从来没见过长得这么俊的女孩家。可惜问她籍贯、姓名,两个人却因为一路逃难,已经完全记不清了。

两个孤苦伶仃的女孩,想上门占便宜的不少,但是说也奇怪,姐姐霜儿看着身段削瘦,并不起眼,却在一次流氓上门闹事时,一只手直接撂倒了七八个成年男子,把人捆成一串,拎糖葫芦似的送到了官衙。因此在十里八乡出了名,再也没人敢上门求亲。

不过霜儿性格潇洒随性,一个人养妹妹似乎也并没有什么压力,姐妹俩倒是生活得有滋有味。

陈大嫂感慨着往山上走了。戚玉霜下山时,也逐渐遇上了些陈家村的村民,她不慌不忙地打着招呼。到了山脚下,戚玉霜解开战马的缰绳,让戚玉云坐在上面,她牵着马,一路溜达回了村里。

陈家村就坐落在断剑山脚下,戚玉霜刚到村口,就看到大树下几位老汉一边修缮着村口路上的防御工事,一边高谈阔论。冬天本来就是农闲时节,口沫横飞的声音老远就传进了戚玉霜的耳朵。

“听说了吗?当今圣上,这回来御驾亲征,已经到镇北关了。”

戚玉霜像是没听见,脚步不停,绕着村口的陷马坑走了过来。

“犬戎年年骚扰,此番圣驾为何亲至北疆?”

“还不是犬戎单于兵发几十万,连下三关,夸下海口要直取京城。王奇弃城而逃,那王百用早彻底慌了神,必是向京城求救了!”

“我就说那王百用根本不顶事,犬戎来了,屁也不敢放一个……”

戚玉霜正假装不经意地检看着这些防御工事,从旁经过,被抓个正着,“霜儿,你们这些年纪小的,恐怕连戚家军的名字都没听说过喽。你过来,今天爷爷给你讲讲戚家军大破忽勒古的故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