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苍白面颊上的逐渐浮现出一种森然的笑意,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
直到钟声停止,尤班单于猛然抬起头,大笑道:
“大孟的老皇帝,死了!”
鹰师头领大喜道:“单于陛下, 大孟的皇帝驾崩, 没有戚玉霜相助, 大孟的两个王子为了争夺那个位置,恐怕正在互相拼杀。此时他们城中的守备必然空虚——这正是天赐我军的良机!”
尤班单于的呼吸猛然粗重了起来,一边的眉梢不受控制地微微扬起,颤抖着手指,缓缓拂过。
大孟浇冰筑成,犬戎大军数日围城而不能近,不仅消耗着犬戎的士气,也使他们的粮草逐渐见底。犬戎大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孟援军到来的日期越来越近,自己即将处于腹背受敌之中,却毫无办法。
可如今,就在大火即将把冰城摧毁的前夕,大孟的皇帝,突然驾崩。
这岂非天赐良机?
尤班单于颤抖着细长的手指,口中喃喃道:“果然,果然天意在我!”
他的右手,猛然落下,斩钉截铁地道:“攻城!”
……
镇国公府中,杨陵正在庭院中徘徊,等候着宫中的消息。
窦克孝早已潜入龙虎卫中襄助太子与戚玉霜,羽林军的帅印正挂在杨陵的腰间。戚玉霜临走前曾传命于他,不论宫中发生了什么,都一定要在外率领羽林军死守京城,城池绝不可有失!
靴底踏在地面上,发出急促的摩擦之声。
忽然,一道轻轻的脚步声,在他身后响起。
杨陵回过头,看到一个纤细柔弱的小小身影站在他的背后,正仰头望着他。
小女孩柔软的面颊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秀,一双眼睛直直地盯着杨陵,道:“杨将军?”
杨陵连忙一撩战袍,单膝跪地,别过头去,不敢直视女孩的容貌:“臣杨陵,见过孝真公主。”
孝真公主道:“无妨,杨将军,快快请起。”
她的声音很清脆,细瘦的小手在杨陵的护臂上微微一扶。
杨陵站了起来,但为了说话,只能微微俯下身,语气放温和:“深更半夜,公主怎么还未休息?”
孝真瘦小的身躯罩着一件极为宽大的黑色斗篷。刚才她站在杨陵背后,险些与夜色融为了一体。若不是杨陵自小目力极好,恐怕刚才回身时能直接吓一跳。
孝真公主看着杨陵,刚欲说些什么,忽然,遥远的钟声骤然响起,掀起了一层浑厚悠远的声浪,由远及近,响彻在寂静的京城夜色之中。
杨陵身体一震,心中下意识地开始默数着钟声的次数。
一,二,三,四,五……
共四十五下。
——皇帝驾崩了。
一种不安之感陡然在杨陵心中升起,越来越浓。
戚玉霜临走前,并未告知他宫中将会发生什么事,只将守城重任留给了他。他知道,戚玉霜他们要去赴的,必然是一场不得见光的宫中暗斗。这毕竟属于皇家秘辛,知道的越少,其实反而对他是一种保护,他没有去问,只是将守城的重任,坚定地接了过来。
果然,天奉帝并没有撑过今夜。但即使皇帝驾崩,京中寺观无朝廷命令,怎么会直接鸣钟?
如今大敌在外,皇帝驾崩之事,当不鸣钟鼓,将此事先压下宫闱之中,对外秘不发丧,以免影响战局,动摇军心民心。
如今钟声一响,盘踞于城外的尤班单于,必然知道大孟皇帝驾崩,恐怕会趁这个时机连夜攻城,打大孟一个措手不及。
杨陵的心脏砰砰跳动着,脑海中念头转动,下意识地思考着。
忽然,他听到孝真公主问道:
“杨将军,我父皇,是不是……殁了。”
杨陵转过头,看着孝真公主紧绷的小脸,不知该如何解释。
公主年幼,骤然经此丧父之痛,恐怕一时间心里难以接受。
但杨陵也知道,在这种事情上不能对公主说谎,于是只能尽量温和地看着孝真公主,慢慢点了点头。
孝真公主黑亮如同幼鹿的眼睛微微一颤,却没有落泪,仿佛在思考着什么。她沉默片刻,道:“大将军与太子兄长入宫,为何至今未归?”
杨陵一愣,没有料到公主不但未嚎啕哭泣,反而问起了这个问题。
他不知道怎么和孝真公主解释戚玉霜与太子殿下入宫要面对的事情——那些兄弟阋墙,手足相残的血腥,岂能对面前年幼的公主提起?
杨陵只能含糊地说道:“许是陛下急病而去,有所托付。又或是宫中混乱,故耽搁住了。”
孝真公主皱着细细的眉毛,认真地看着杨陵,道:“我母妃深夜出宫,将我托付于镇国公府,必然是宫中将遭大变,杨将军,是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