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将台+番外(154)

戚玉霜犹豫了一下,对戚玉云道:“车上也给你备了幂篱,不戴上吗?”

往年在北疆时是隐姓埋名,自然有所不同。如今戚玉云是京中贵女之首,一品镇国公府的女儿,以她的身份来说,自然是应该戴上幂篱,隐去面容,才符合时下约定俗成的礼法。

戚玉云摇了摇头,嘴角噙着一抹浅笑,道:“从前不戴,往后,自然也不需要戴了。”

两个人的目光对视,半晌,戚玉霜也露出一个会心的笑容:

“好。”

“国公大人,二妹妹,你们在说什么呢?”刘小姐整理好了幂篱,好奇地凑了过来。

戚玉霜哈哈一笑,转移开了话题,道:“好了,这就带你们上山了。”

青云山的山道不算很长,虽然有考验进香之人诚心礼佛的诚意,却也不至于设置得太过为难。

——毕竟这天下芸芸众生之中,真正虔心向佛的,又有几人呢?

就算是佛给予考验,也知道不过点到即止罢了。

戚玉霜心里默默吐槽道:幸亏是这群僧人识趣,没把这寺院建在山顶上,不然以她这点微薄的敬佛之心,恐怕真就懒得前来了。

她动作轻松地一步跨过两个台阶,不时地回过头,看顾着身后跟随的两个小丫头。

戚玉云儿时习过一些强身健体的武艺,上百级台阶,对她来说还是不在话下的。只是可怜了刘小姐,带着重量颇有存在感的幂篱,闷闷地爬着台阶,已经气喘了起来。

好不容易爬到了山腰,一阵山风卷着袅袅梵音传入耳中,令人耳目一新。

眼看着今天出行的目标近在眼前,刘小姐一扫很快恢复了精神,拉着戚玉云的手,就往寺中走去。戚玉霜慢悠悠地跟在身后,背着双手,也悠闲地迈步走了进去。

偏殿前,正有许多人围在那里。戚玉霜只扫了一眼,并不欲去凑这个热闹。但刘小姐却兴致勃□□来,准备拉着戚玉云就向里面凑。

戚玉霜叹了一口气,只好跟了过去,微微抬起眼睛,向里面一看。

——竟然是寺庙中的求取签筒的地方?

也是了,常人进香祈福,无非求财、求官、求姻缘。进香后再在佛前求一支签,也算博个好兆头。

忽然,一道清亮脆生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三位施主,可是来求签的吗?”

戚玉霜回头一看,并没有看到人。这才低头向下,看到一个八九岁的小沙弥板板正正立在她们身后,双手合十,正向他们行礼。

刘小姐奇道:“小师傅,为何偏偏问我们?”

前面诸人均依次去佛案前请来签筒,怎么还有主动上门来问的?

小沙弥稚嫩的小脸上表情依旧十分严肃,一板一眼地说道:“寂空禅师言道,今日有贵客驾临,须当亲自接迎。”

戚玉霜笑道:“我们哪里是什么贵客,不过是寻常来进香求一个热闹的人罢了。”

她们一行人的车驾停在山下,轻行简从,衣服虽属绫罗绸缎,却并算不得特别。为何这小沙弥在此专门恭候她们?

小沙弥却仿佛没有接她们话的意思,反而抬起头,仔细盯着戚玉霜看了两眼,道:“看来禅师口中的贵客,便是施主您了。”

戚玉霜这回是真来了几分兴致。她却有听说过,这香积寺曾有一位寂空禅师,乃是如今方丈的师兄,传言中是一位化外高人,常年云游四方,并不常在寺中。如今偶然前来,竟然正好碰到这位禅师?

小沙弥道:“三位施主,这边请。寂空禅师已然恭候多时了。”

戚玉霜三人跟随着小沙弥走入偏院,推开一扇寂然落灰的木门,一股清幽的茶香飘散而出,令人心旷神怡。

一位须眉皆白的老僧定定地坐于树下蒲团上,听到门外的声音,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他的脸上布满了深刻的皱纹,目光却宛如孩童一般清亮,却又如同深不见底的潭水,兴不起一丝波澜。

观此人形貌,并非红尘中人,应当就是那位寂空禅师了,戚玉霜心中暗道。

寂空禅师道:“给三位贵客上茶。”

戚玉霜三人坐在桌案边,小沙弥端上茶具,以一字形斟茶,三杯茶几乎浓淡一致,香气不散:

“贵客,请用茶。”

戚玉云与刘小姐都是大家贵女,自然懂得用茶的道理,右手两指扶杯,中指护杯,优雅地端起茶杯,闻香后品,均浅浅品了一口。刘小姐赞道 :“好茶。”

戚玉霜微微颔首,却仿佛没有注重礼节般,拇指与四指自然地环握杯身,却并没有要喝的意思。

寂空禅师的目光微不可查地在她身上停留了一瞬。

小沙弥的目光微微一凝。

品茶识人,这两位小姐品茶的手势,正是传统的三龙护鼎之势。这一手法,饮茶之时,口恰被杯身与玉手所遮掩,闺阁小姐做来尤其优雅好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