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显面色沉肃,眼中却漆黑一片,深不见底:“皇兄,孤劝你,还是少打戚家的主意为妙。”
“哦?”周昂扬了扬眉毛,嘴角勾勒出一抹恶意的微笑,“二弟,你还不知道吗?为兄从小到大,最喜欢的事情,不就是将你的东西据为己有吗?”
周显没有再看向周昂,而是抬头看向了天空中的皓月,声音平淡地说道:“那也要皇兄你……有这个本事。”
周昂笑道:“对付一位小姑娘,我有的是本事。但若只为了抢她,又有什么新意?”
“你只是能得戚二小姐为太子妃,获得戚家的支持而已。”
“我知道,戚玉霜重掌三军,手握大权,半个京城的人都在等着攀附她。你娶她的亲妹妹,为的也是戚玉霜手中的兵权。那么为兄若是能直接得戚玉霜的爱慕,娶她为妻,岂不是……更直接吗?”
“你与戚玉霜,不过是一个名义上的义姐弟,若是戚玉霜真心愿意支持为兄,你纵得戚二小姐为妻,又有什么用呢?”
“喀嚓!”
深沉的天空之中,忽然响起一道沉闷的雷声,仿佛在人们的耳畔直接爆炸开来,一闪而逝的明亮电光划破天际,带着倏忽而起的大风,吹得树木枝叶簌簌作响。
转瞬之间,已经变小的雪势,再度纷纷扬扬,漫天落下。
大雪一片片积在周显肩膀的斗篷上,他目光如同寒冰般一片森然,露出了前所未有的深沉怒意。
此时,周显虽然面色冰冷到了极致,语气却反而异常地平静,仿佛潜藏着巨大暗涌的海面,每一个字缓缓吐出,都蕴含着极为冷峻的力道:
“皇兄,那就休怪孤无情了。”
周昂听了周显的话,并没有当做一回事,哈哈大笑两声,道:
“为兄,拭目以待。”
说罢,周昂抖了抖披风上的积雪,转身离开。
……
周显这个人,轻易不开口。一旦开口,必然是说到做到。
果然,新春过后,天奉帝的一纸诏令颁了下来:
天子抱恙,今春由太子代天巡狩,巡查黄河沿岸堤防农务、官僚吏治,所过之处,如朕亲临。
听到这个消息,周昂直接把桌上的砚台扫到地上,摔了个粉碎。
这个他谋划已久、上下串通的差事,居然没有如愿落到他的手里。
天奉帝终究还是偏心太子,偏心周显这个名义上的继承人,将这份掌控黄河沿岸吏治人才的最好机会,直接给了周显!
第54章 和亲犬戎 (双更合一)
自从大孟立国以来, 每逢春夏之际,黄河水患频仍。因此,隔上几年, 朝廷就要下达政令, 联合上下游沿岸的各郡县,重新整修黄河大堤, 察查漏洞,以防水患。
春种秋收, 冬修水利。冬季正值黄河枯水之时, 沿岸百姓也处于农闲时节。此时修整黄河堤坝,不至于妨害农时, 影响百姓的正常耕种, 也能充分利用两岸干燥的泥土巩固堤坝,不像夏季时泥土湿润,失于坚固。
天奉帝旨意下达, 不可更改。元宵刚刚一过, 太子殿下就带着一众车马亲卫跟随,浩浩荡荡地离开了京城,顺着黄河支流的方向,一路南下而去了。
当晚,一只雪白的信鸽从天空中落下,扑棱棱地飞入了重重宫墙,穿过东宫的窗户,收起翅膀,落在了太子殿下的书案上。
东宫中大部分太监侍卫, 都跟随着太子周显南下巡视黄河去了。宫中只余下寥寥无几的太监负责宫殿的洒扫。
有人眼尖, 一眼就看到了一道白影落入了太子殿下的书, 几个人连忙推开门,就看到一只鸽子正耀武扬威地站在书案上,一边抖着羽毛,一边用喙梳理着翅膀。
“这是……信鸽?”有人不确定地发出一声疑问。
“啊,是了!”另一个级别稍高一些的太监喜道,“王总管走之前吩咐过,如果看到从北方而来的信鸽,一定要照顾好,等着太子殿下回来亲自处理!”
两人对视一眼,小心翼翼地抬过来一个鸽子笼,将白色信鸽毕恭毕敬地请了进来。这只信鸽似乎也略通人性,并没有做什么挣扎,反而轻轻蹦了两下,自己跳进了笼子里,然后找了个角落,安安静静地开始养神起来。
……
冬去夏来,秋去冬来。
京城的梅花再一次开放在枝头,红如火焰,俏生生立在呼啸的北风之中,花蕊中结了细细的白霜,从远处望去,活像在红梅丛中,堆了一层崭新的初雪。
京城之中,无不议论着太子殿下这一次巡查黄河之行。
大孟的太子殿下,从前在京中似乎并不显山露水,也很少出席于各种宴饮交游的场合。相比于活跃健谈、自小聪颖的大皇子,存在感可谓是低得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