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今,她怨恨的一切,却因着她的存在,都在迫不得已的生活,她一个人,打乱了那么多人本该平静的日子,是不是就该如同苏盈说的,她为什么不去死呢。
容家老爷曾在顾家老侯爷手下任职,欠下老侯爷诸多恩情,回到扬州祖籍后,每年都会写信到侯府问候,祖母就将主意打在了容家身上,让苏盈带着她嫁过去。
父亲是在她十三岁那年才娶的续妻,那个时候,祖母已经去世了,所以,祖母直到去世前,也未看到父亲有他自己的孩子,那个时候她不懂为何邻里街坊家,都是好多兄弟姐妹,他们家却只有她一个。
苏盈不喜父亲,他们甚至都不同屋而眠,无论是苏盈,亦或是容家,他们都因着她这样一个人失去了太多。
而她却在心里,不止一次的恨他们。
多可笑啊。
祖母与她说,不必自责,这一切的罪孽都由她来担,她养了苏盈数十年,逼她嫁去扬州是还养育之恩,容家受恩于侯府,这也是他们该做的,谁也不会想到,苏盈嫁过去十年,都未曾再给容家诞下子嗣。
可她又怎会不自责呢。
没有人可以为她担罪孽的。
过了子时,月上中天,叶一掀开床帐想瞧一眼她家姑娘,许是感觉到了她的动作,姑娘闭上了眼,叶一将被角给她掖了掖,却是感觉到了湿润,叶一轻叹,只道:“姑娘的魇症才刚好,不可忧思过重,早些歇着吧。”
她放下床帐,又去外间守着了,其实,早在皇家寺庙时,贵妃娘娘将她唤过去,问的不过也都是一些当初她从容家离开后的事情,一句都未提起姑娘。
她轻叹,好在姑娘的魇症已经好了,不然,再经历这样的事,怕是整个人都不好了。
第51章
拉扯中……
苏盈离开恒远侯府, 坐在马车上闭目休憩,想起适才她刚进净音院时,容温用那种充满恨意的眼神看着她时,她对容温说过的那句话:“你生来就该命苦, 何故再要抱怨呢?”与其是在说容温, 也更像是在说她自己。
她又何尝不命苦呢, 年幼失去双亲, 被老夫人养在膝下,长大后有了心上人,本以为可以过上期望已久的日子, 却要被迫嫁去远隔千里的扬州,若不是当年母亲阻碍她,如今她已然是皇后。
何须像现在这般, 每日不但要看皇后的脸色,还要为她的辰儿忧心。
她轻叹,她的辰儿不知如今过的可好, 是否会想她, 夜间又会不会闹着找她。
这般思绪飘散着坐在马车里,甚至对容温也有了一丝可怜之心, 若当年温家不遭逢大难, 容温便是温家嫡女, 簪缨世家教养出来的女儿,母亲更是名动上京城的昭阳郡主, 外祖父是大胤朝唯一的异姓王, 可不就是风光无限, 她样貌又生的随她母亲,在上京城中, 当比她母亲当年的风头更盛。
只可惜,她没那个命。
她还尚在腹中时,温家便遭了大难,她母亲因生她身体虚弱死在大狱中,她外祖家更是因着被温家牵连被夺去异姓王的称号,贬回祖籍,而她,也只能跟着她离开上京城,去扬州生活。
——
容温在净音院里闭门不出待了几日,老夫人也对侯府中的人发了话,让谁都别去打扰她,她让叶一将净音院的门给合上,就连顾硕去见她,她也没见,每日里不是躺在榻上,就是独自一人坐在窗边,双手托腮看着院中的那棵古槐树,有时候一坐就是一晌午,动也不动。
一连几日,她整个人清瘦了许多,叶一与花一虽是看着心疼,却也不知如何宽慰她,她家姑娘自小就是这样的,只能让她一个人安静的待着,待她自个想明白了,也就好了。
这日晚间,她坐在窗边,突然看向正在往铜兽炉里添安神香的叶一,问她:“之前酿的仙人露还有吗?”
叶一有些怔愣的‘嗯’了声:“有。”她应了个有字后,下意识劝着:“姑娘晚膳都还没用,先用了晚膳再用酒吧。”叶一自认她的嗓音很是柔和,尽是哄劝,可她家姑娘却是轻轻摇头:“算了。”
一句算了让叶一有些无措,从前她家姑娘要吃酒,就算是她去斥责,姑娘也总有缘由跟她讨酒喝,不是撒娇就是不讲理,最后总是能讨到酒喝的,这会儿她不过是轻轻劝了一句,姑娘又望着院中的树枝发怔了。
她家姑娘,前些日子尚且还有的一点心气,如今是彻底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