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嫁纨绔(318)

老太守抖着花白的双鬓,指着舆图上的相州,痛心疾首叹息。

皇上当初封二皇子为晋王后,特地把水土肥沃的相州赐给他当封地。

相州位于令江东南,距离受灾的城邑很近,决堤后,晋江打开封地,接受所有难民进入,深受难民感激,声势与日俱增。

“晋王指使人杀了相州附近五个城的知府,挑拨暴民攻击衙门,这几个城已经全乱,据说里面的很多流民都去投靠了反贼。”

“秋汛接连不断,我们的兵马还在想办法泄洪,处理那些受灾最严重的城邑,若是去镇压他们,无人治水,只能眼睁睁看着整个令江全部决堤!”

沈晏之眸色镇定,冷静地问:“皇上那边如何说?”

“是先镇压,还是先治水?”

“皇上说以救助百姓和泄洪为先,太子和定国公三日前已经率兵前来赈灾、镇压反贼。”

老太守止不住叹息,“可现在暴雨不断,行路艰难,他们到这里最快也要一个多月啊。”

沈晏之将修长的手指放在决堤位置,顺着那里慢慢画了一个圈。

“晋王的聪明之处就在这里,他笃定皇上定然会以苍生为先,暂时不会动用大量兵马镇压他。”

“按照当前趋势,等到太子和定国公赶到这里,晋王早已势不可当。”

“届时,他完全有能力和太子一战。”

老太守啐了一口,破口大骂:“这反贼也配肖想皇位!”

“一个居心叵测、狼心狗肺的畜生,连当今圣上的九牛一毛都比不上。”

“他若还有半分人性,就不该在这个时候谋反。踩着百姓尸骨去博权势,猪狗不如!”

沈晏之低头不语,抿唇思索许久,张口道:“下官想去一趟相州,看看是否能挑拨晋王和七大世家反目成仇。”

若能成功让他们狗咬狗,无须镇压,这群反贼自己就分崩离析了。

老太守当即愕然。

“沈晏之,你可知七大世家的族长多恨你?”

“你现在只要踏入相州一步,晋王不把你抽筋扒皮,难平七大世家之恨。”

“所以,不能让他们认出下官。”沈晏之眸光幽动,面不改色,“下官想伪装成难民,独身进入相州。”

他淡然抬首,对着老太守揖礼,“在此之前,下官还有一事相求。”

“求太守大人帮下官寻一人。”

第211章 爆发

箕城营寨。

凌晨,朝廷发来密信,简述了江南暴乱。

孟老将军收到信后,看完面色阴沉。

他将此消息告诉了众人,箕城营寨的气氛愈加紧绷。

练兵时长又增加了一个时辰。

今日,顾濯缨忙到到亥时才结束,洗漱收拾好已经是入夜,正准备上榻,路绥敲门进来,递上了一封信。

说是长公主所写。

顾濯缨拆开,长公主在信上说,她得知顾濯缨上次在大漠救了秦归晚,挨了百十军棍,便秘密赶来箕城了。

一是看望他和秦归晚;二是太多年没来箕城,想过来给苏潇和五百将士上个坟,顺便视察边疆军营情况。

如无意外,她将会在九月中旬赶到。

顾濯缨看完,坐在椅子上,神色复杂,抿唇不语。

“世子爷,怎么了?”路绥好奇探头,想看看信上的内容。

顾濯缨攥着信,将身子仰在椅子中,长叹一口气。

“母亲要来了,九月中旬到。”

边疆局势紧张,偏偏在这个时候赶来。

他不知道是好是坏。

路绥双眼放光,“长公主来了刚好,可以赶上属下的大婚。”

顾濯缨:“???”

“你现在满脑子只剩下成亲了吗?”

“世子爷,前几日,有个将士给了属下这本书,属下看完每天确实只想成亲。”

路绥嘿嘿一笑,神神秘秘从怀中掏出一本书塞到顾濯缨手里。

“你也看看。”

顾濯缨随手接下,扫了一眼书封,直接把书扔到桌子上,没好气道,“你怎么没脸没皮的?”

“军营里的大老爷们,谁不看这个。”路绥不满地抱怨,“你在京都时,那些纨绔也没少送你这种书。”

“滚滚滚。”顾濯缨冷冷剜他一眼,“你没事就赶紧滚出去。”

路绥啧了一声,讪讪离开。

屋内重归安静,顾濯缨瞥了一下桌上的书,默了默,拿到手里,无声翻看起来。

看了一半,他有些口舌发干。

“世子爷,秦姑娘给你写信了。”路绥忽然闯了进来。

顾濯缨还没来得及收起书,便和路绥四目相视。

路绥瞪大眼睛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他手里的书,咧嘴笑道:“世子爷,这里有一封秦姑娘的信。”

言毕,他从怀中掏出信递上,意味深长地笑两声后飞快走了,临走时,还顺手关上了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