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嫁纨绔(183)

报恩的方式有很多,因为娘亲死前一句话,卖身当奴实在过于意气用事。

秦归晚无法理解这种行为,也无法把沈晏之和君子这两个字放在一起。

她不想阿扇再继续讲下去,指着一个标注画册的书架道:“你在这个上面找找。”

“我看看这里可有想看的书”

阿扇欸了一声,立马开始翻看起来。

她虽不认识太多字,但是看得懂书里的图。

秦归晚细细浏览起书脊上的字,扫了一圈没看到有关京都舆图的书,有些失落。

随手打开几本,惊诧地发现,每一本都有沈晏之在上面标的小字。

这些居然全是沈晏之看过的。

有本河渠书里夹了一个小小的册子,打开,里面是一长篇治水论。

有些地方写得虽然稍显稚嫩,但整体条理清晰,可圈可点。

文章最后还写了一句: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字迹遒劲有力,几乎力透纸背,可窥写字之人当时的心境。

看落款,是沈晏之十一岁所写。

这一刻,她心中五味杂陈。

原来被俘前,他是一个从小苦读圣贤书,一心想为国效劳、大展宏图的人。那个时候的他,确实配得上阿扇母亲所说的君子二字。

思绪翩飞间,心疾猝然发作,她捂着心口,蜷曲着身子倒下了。

“主子!”阿扇飞快上前,把她抱到了四足榻上。

眩晕和心绞痛一阵一阵撞击着秦归晚的身子,她无力说话,只能死死捂着自己心口发颤。

因为临时起意出来,两个人都没随身带药。

且放药位置只有阿扇知道。

为了安静,书房建在了雨涛院的角落处,平时便极为幽静。

这会院内外都没下人,一时喊不到人过来看着秦归晚,阿扇急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主子,您坚持一下,奴婢现在去取药。”

说完,她飞速奔去了郁秀院。

第122章 来信

秦归晚躺在榻上哆嗦不断,疼痛犹如海浪,一阵一阵拍打着她。

在到达一个顶点后,她觉得心脉几乎停止了跳动,呼吸也跟着要消失了,好像濒死一般。

下一瞬,这感觉诡异地消失了。

尽管全程只有短短的半刻钟,她的后背却贴了一层薄汗,活生生像是经历了一场酷刑。

现在只能平躺在榻上,大口大口喘息。

休息须臾,喘息逐渐平稳,这才后知后觉,这心疾的发作应该和眼疾一样。

毫无预兆,来得快,去得也快。

无奈苦笑一声,她撑着身子起来。

因为心疾导致脑袋昏昏沉沉,她落地后跟着晃了一下身子,双手按在旁边的束腰雕花长桌上,不小心碰到了上面放置的烛台。

屋里发出一声闷沉的咯吱声,突兀诡异又刺耳。

秦归晚冷不丁惊了一跳。

环顾四周才发现,原来是其中一个书架格子中间忽然露出一个小小的秘阁,上面安静地躺着一个掐丝珐琅嵌玉木匣。

她好奇上前,鬼使神差地取出匣子,放在桌案上打开了。

入眼便是她和沈晏之的东羌婚书。

可以看得出,粘合之人十分用心,撕碎的婚书被拼合的极为巧妙。

若不是上面无法掩盖的缝隙,看着几乎和新的无异。

她僵了一下,取出婚书,下面是一堆零零碎碎的东西。

护膝、菩提根打磨的红豆骰子、荷包,男子用的玉簪、扇套、剑穗、同心结、香囊、络子、玉佩……

这些,全都是她送他的东西,一样不差,皆完好无损。

里面还有一张折起来的纸筏,她打开,这是她前些日子写的《五千言》。

她把以清和以宁圈了出来,沈晏之在旁边提笔写了沈以清、沈以宁两个名字。

沈晏之顺手拿走那张纸时,她以为,他早就扔了。

沉默了片刻,她把东西重新放好,合上了匣子。

正准备把匣子放回原位,意外发现,匣子盖子中居然还有个夹层。

她掀开夹层,陡然瞪大了眼睛。

里面安静地躺着一封被烧了一角的信。

信封上写着:秦归晚亲启。

看起来像是她母亲的字。

她拿起信,看清上面确实是母亲的字后,一颗心几乎快从口中蹦出来了。

五指颤抖地抽出里面的信筏,这是双面信。

一面正常地写了一些问候关心之话,另一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小字。

她看完这些内容,当场呼吸停滞。

————

吾儿晚晚,展读琅函,知你平安,为娘喜出望外。

只是娘亲要说一句对不起,因为娘亲要食言了。

当你收到这封信时,娘亲已经离开了人世。

别难过,娘亲被俘的那天就不想再活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