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和摄政王没有关系(205)

作者:老树青藤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就在二人决定强制派人领军前往,兵部一末流小官去了王相公府上求见。

按照以往的规矩,兵部里的一个小小管事,哪怕是递了帖子去相府,相府也不会回应。这次不一样,对方说愿意领兵前往南江府抗洪救灾,门房听到对方的求见理由,连忙往上汇报,没一会管家就将这消息报给了王仲淮。

而此人正是新科榜眼,方柳羽。

对于新科前三甲,王仲淮的印象很深。除了他们的出身都不是当权的世家大族外,也有他们全部都没有去翰林院,而是直接在各部任职。不仅如此,状元郎顾展方任职洛安城县令,就搞出了个盐商屯粮的计划。探花郎在工部带着人神神秘秘的一通折腾后,直接跟着陛下一起出行。

只有榜眼方柳羽默默无闻,带着人在军营里学些什么急救和灾后搜寻的知识,听着似乎很有用,但也没有人多在意。

就连王仲淮都忘了方柳羽的存在。

直到听到管家提起,他才猛然想起,方柳羽带着人学的那些,正适合去南江府抗洪救灾。

由于无人愿意去南江府,而方柳羽又毛遂自荐,于是王仲淮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方柳羽行驶最大的权利。他的官职没有变,但是有了调用将士的权利,手底下能带一千兵马。

这一千兵马,方柳羽挑选的都是学了急救和灾后搜寻的。

急救所用的物品都是早就备好存在仓库里的,方柳羽不得不感慨陛下的未雨绸缪。这些都是陛下之前让他先备好,量足的很,定能多挽救不少人的性命。

而南江府作为富饶的鱼米之乡,它被淹了个彻底,吃的喝的都没有,需要朝廷发粮食赈灾。

可朝廷国库空虚已久,都是靠着南江府这些富饶之地的赋税硬撑。现在南江府的赋税不仅没有了,还要朝廷想办法给粮。

朝廷哪里能弄出什么粮食?

王仲淮和左思知本来也是一筹莫展,他二人想着只能先起头捐赠。总归要先让南江府挺过最难的阶段不是。

在方柳羽出现求见后,王仲淮又想到了顾展方。

对啊!朝廷没粮,顾展方有啊!

王仲淮亲自去了洛安县衙去找顾展方,还没等他开口,顾展方就先递给他一张单子。

上面写着赈灾货物的数量,不仅有粮食还有草药。

看到单子上的数量,压在王仲淮心头的大山骤然轻了许多,他听顾展方道:“这些本就是陛下让下官囤积,之所以没有在听闻南江府灾情第一时间就找王相公说明,一是清点要些时间,二是陛下也不想太多人知道有这些东西的存在。

王相公今日不来,下官也准备私下寻王相公说明。”

王仲淮能明白为什么萧锦年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他囤积了不少的东西可以用于赈灾。朝廷中尸位素餐者不在少数,若是叫他们知晓了,今后怕是连脑子都不愿意转,只知道吃现成的。

更重要的是,会有不少人想办法,将这些东西吞掉。

说句难听的话,若是广儿告知,以陛下如今的能力,这些东西陛下是护不住的。

王仲淮明白了顾展方的意思,也想了个法子,替萧锦年打掩护。

他还是和左思知捐赠了银钱钱粮,其他官员不好意思一点不掏,多多少少也给了点。这些银钱王仲淮表面上是拿去别的地方买粮运往南江府,实际是全都给了顾展方。

这些钱顾展方要用来与盐商交易也好,囤货也罢。反正他也问不着,顾展方会自己和陛下说明用去做了什么。

……

三日后,方柳羽带着一千兵马一路疾行终于抵达南江府。

此时的南江府依旧下着绵绵细雨,天空乌云沉沉,灰暗一片。地面稍微深一点的地方,都被水灌成了水坑,没有一处干燥能落脚,满地的泥泞。

郊外地势平坦,地界空旷。积赞的脏水不仅没有办法流走,还会有不少东西,从高处一路漂浮过来。

方柳羽骑在马上,水位快要淹到马肚子。

“有人!”

后面的一个将士发现不远处有人趴在浮木上一路飘来,他立即翻身下马,却不想下马的位置有个暗坑,水直接就淹没到他的胸口。

好在是没有更深,不然他得呛水。

其他将士想要下马,被他阻止,“我离得最近,我去就行。这下面到处都是暗坑,大家留着些体力进城时多救些人。”

说罢他便朝着前面缓慢移动,因怕前面还有暗坑,将士每走一步都会小心试探,确认是实地才敢往前迈。

好不容易走到那趴在浮木上的人身边,他心中升起一股高兴的情绪。这人应该是晕了过去,他们这么大的声音都一动不动,还好发现的及时,不然就是一条人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