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和摄政王没有关系(159)

作者:老树青藤 阅读记录 TXT下载

……

去边关的事情还是定了下来,霍烬铁了心,箫锦年嘴都亲秃噜皮了也不好使。那人坏的很,一边引诱他,一边又不给他准话。最后箫锦年累的瘫倒在霍烬怀中,还不忘说不去边关。结果也只是被抱的更紧,耳边听着霍烬说:“别怕,臣会陪着陛下一起去。”

箫锦年实在太累了,他想说不是怕,但又没力气解释,直接昏睡过去。

去边关路途遥远,光路上耗费的时间也不短。箫锦年想着后面还有许多事,既然逃不掉必须要去,便想着早去早回。

因此在准备妥帖后,也不等开春,直接就出发上路。就连第二日的元宵都不留在城中过。

这次去边关随行的人员不是很多,王仲淮和两个副相留在皇城处理一应事务,其他位高权重的几位,也不愿意舟车劳顿跑到边关苦寒之地,在听到风声后便都请奏说病了。

箫锦年瞧着人都头发花白的,也不想折腾他们。但又多少得带些过去,便都选了年轻的。江燕卿和江见知这次也跟着去边关。

江燕卿能说会道,主意也大。箫锦年一直想给江燕卿升官,他在御史台实在是有点浪费。可是也找不到什么好的由头,这次把人带着,就是想给江燕卿多些立功的机会。

带上江见知完全就是因为酒精。工部会制作工具的也带上了,边关时不时就会有点小摩擦,酒精消毒处理伤口是十分有必要的。加上他们要去的地方与幽州相邻,在幽州的更北边,会经过幽州。

那幽州就是江见知的老家,同时也是箫锦年唯一一位还活着的叔叔的封地。

说起来,江见知名义上和箫锦年还是堂兄弟呢。

这次途径幽州,箫锦年也是要见见他那还活着的六叔。听说六王爷爱钻研佛理,箫锦年也投其所好,拉了一车的佛经。能放在皇城内府里的,不管是什么,那都是天下独一份的好东西。

江见知瞧着那一车佛经发呆神游。

路过的江燕卿停在江见知身侧,慢悠悠的道:“出发之前,御史台收到一份弹劾奏折,乃是幽州府内一小知县所写。言六王爷在幽州府内大兴土木,建造佛塔道场,又兴建佛寺道观无数,征用土地过多,百姓几乎无地可种。”

江见知转身看向嘴角带笑的江燕卿,“江御史这些话你应该和陛下说。”

“你我二人都姓江,说不准五百年前还是一家人。与江探花知会一声,别等后面再说我不够意思。”江燕卿一副说笑的口吻,目光却是一直在打量着江见知的反应。

被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一直盯着,江见知略有不适的移开眼。平日里总是含笑的眼睛,此时多了分茫然,“六王爷所建的道场佛塔,都是在他自己买的土地上建造。”

“所以,六王爷是将百姓耕地买了大半去修建,对吗?”

江见知闭口不言,不再搭话。只是他并没有反驳,沉默已然是一种默认。

见状,江燕卿背着手叹息一声,“哎,糊涂。”

也不知这声糊涂说的是江见知还是那位似乎已经疯魔的六王爷。

天公作美,队伍出发后的几日天气都十分晴朗。路面积雪被来往行人踩出一条路,又没有化雪,虽说会打滑,倒是比烂泥地好走许多。

不过他们的速度也因此快不起来,一路上晃晃悠悠的朝着边关前进。

箫锦年闷在马车中已经好几日,憋的他心里难受。

马车空间其实并不小,甚至可以说很大。里面不仅有可以睡觉的小榻还有取暖的炉子,放置杂物衣服的小柜子,就连小茶几都有。俨然就是个古代版房车。

可马车里空间再大,那也和外面不一样。而且在车里晃这么些时日,他整个人骨头都快散架,脑袋也晕乎乎的,吃什么还都想吐。

霍烬见箫锦年惨白着一张小脸,便带他出去骑马。把人裹的严严实实揽在怀里,控制着缰绳,不让马跑太快。

就这样做马车和骑马来回换着来走了月余,终于到了幽州境内。

这次出行并没有做什么隐瞒,沿途官府该知道的都知道。就是为了让他们能提前做准备,队伍到一个地方能够立刻得到休整,补充物资,然后再启程。

因此一路上箫锦年所见都是一副天下太平模样。他自然是不相信这些表面东西,只是现在也没有能力去戳破。唯一能做的就是快点休息好补充好物资然后立即离开,多耽误一点时间,都是给百姓们多添负担。

知道已经到了幽州,离他们要去的地方最多还有十日路程,箫锦年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不少。可这一放松,身体就有些不对劲。

算算时间,似乎也到了日子。箫锦年苦兮兮的皱着眉头,把自己裹在被子里,瓮声地让小福子去找霍烬。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