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番外(99)

作者:弥小仙人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臣能不能现在就回去呀,迫不及待想穿新衣服了。”

安临琛点了点头,看着小姑娘轻盈地退了出去,像是看到只鸟儿迫不及待地冲向高空。

与楚蕴灵一同出宫的,还有那道明黄的圣旨。

毫不意外,整个大锦官场,炸了。

各处‘请陛下三思’的奏折雪花似的向帝王御案袭来。这还只是消息灵通反应够快的,而反应慢的人,连封折子都已经递不进去了。

这道圣旨砸下去,不亚于平地惊雷,若是放在早朝上,怕不是宫门已经被朝臣们吵塌了。

安临琛专门打了个时间差,不仅是为了片刻清静,还是准备用这点时间将事情砸瓷实了。

马上过年,今天更是年前皇帝办公的最后一天,后面正式办理朝政之事至少得等到正月十五之后了,再偷偷懒,差不多正月二十才会正式开朝。

等到那个时候,永安郡主这个官职都担着小一个月了。

帝王金口玉言,说出去话哪有收回的道理。

殿内,安临琛翻完了手上积压的事折,这才打开关于宫中新年准备事宜的流程表。

明明看起来自己是放假了,却依然有事情要忙。

不过过年是喜事,他要做的事情不算多,大抵都是些祭祀、出席活动开幕,这样的事项。总之他当吉祥物领头羊,别的事自有人完成。

玉走金飞,金乌西坠。

安临琛甩了甩手,让手腕的酸胀感慢慢消解。

这个下午,他的时间都用来临案执笔写“福”字了,现在还有一半放在殿内等着晾干呢。

过年前,他要将这些“福”字赐下,内廷和王公大臣都有份。

第一张福字要悬挂在乾清宫正殿,其余的字幅便依次张贴在各处宫室、苑围,并分赐皇子、宗藩大臣和宫禁侍卫。

别的不说,这一个福字是真贵,底部以绢为主,敷以丹砂,绘具金云龙,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只为了让臣僚们能够仰瞻天子御书。

天色将暗,安临琛此时慢悠悠地来到了乾清门。

这里也有着一堆人在等着他。

无他,皇帝在皇帝在春节前先要举行一个封宝仪式——封存二十五宝印玺。

乾清门前,戚宣和麦冬正左右站着等待帝王,前者是代表前朝的内阁大学士。后者则是代表内廷的御前总管公公。

此时,戚宣率典籍在乾清门左设黄案,麦冬率交泰殿首领太监恭启宝匣。

安临琛站定后,礼官开始唱礼。

他将印玺捧至黄案上,戚宣率人洗拭完毕后,转交麦冬,后者将其恭贮于匣中。

很快吉时至,安临琛至交泰殿拈香行礼,仪式完成后各宝入匣收藏。

皇帝带头封宝后,各官署衙门也照例封印。

从上至下一派轻松之色。

腊月二十六,帝封笔。

第39章

历朝历代,年节都是华夏大地最重视的节日之一,尤其这还是开朝元年,人们从腊月初八开始准备新年,一直热闹到正月元宵节后。

这个时间段里,到处放假,遍地喜气洋洋,宫内也不例外。

皇帝同样有假期,从腊月二十六到正月二十,都是属于皇帝的年假,不上朝不动朱笔不办公。当然,并不是说他就万事不管了,只是朝堂上的东西明确不会在这个时间段拿来烦他,但一些国宴家宴、赐福赐字、各色年节热闹之事都会邀请他出面。

至于去不去,端看皇帝陛下本人乐不乐意。

安临琛好好享受了几天不用早起的时光,不过今天不行了。

大年三十,似乎晨钟都比以往响亮了些,麦冬的叫早服务带着丝向上的欣喜,安临琛在床上睁开眼,无声地叹了口气。

过年了啊。

今日除夕,是个需要从早忙到晚的日子,没办法犯懒了,安临琛只能收拾收拾爬了起来。

今天,安临琛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吃饭。

皇帝的年宴分国宴及家宴两种,国宴是宴请大臣以及周边地区的君王,家宴则是后宫团圆的除夕大宴。

今年是安临琛登基第一年,说兵荒马乱不至于,但确实到处都是一片忙碌之景。

前朝大臣里,不说没人拿对外建交、宴请别国这种事情来烦皇帝,有资格提这类建议的重臣都没人想得起来这茬。

有些是忙忘了,有些是觉得没必要。

许多国主都是没有资格和大锦帝王平起平坐的,他们自是不敢主动冒头说想参加这位的国宴,那不典型的找死吗。

至于接壤的边境小国国主们,更是生怕这位新帝想起他们。万一这位新陛下想起他们,干脆把他们也并入版图了咋办?

这么一想,能奉大锦作宗主国已经是好事了——至少还能当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