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番外(238)

作者:弥小仙人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牲口贵重,今日阳光很好,李丁干脆牵了母牛出来晒太阳,借着阳光的温度给它刷毛去虱子。

他先是将牛食槽抱出来洗刷干净又填上新草料,这才将牛牵了过去。这头母牛性格很是温顺,伸着舌头舔走食槽中的草料,便不抗拒人类给它刷毛了,反而尾巴一甩一甩的表示很舒服。

虽然这青壮的牲口一下子去了李丁十几两银子,但眼前这一幕,却让李丁满足了,回过神来更是干劲十足。

院子里李丁吭哧吭哧卖力气的时候,老爷子则坐在屋檐底下抽着旱烟,嘴巴里没停歇,眼睛却盯着自己拿几本宝贝农书。

天气这般好,又难得有些空闲,孙子刷牛,他便把自己那几本宝贝农书拿出来晒了。

老人盯着哪些翻开的书本,脸上带起了些许思绪。

其实也不算什么多紧要的书,至少世面上还是能找到的。

一本是南宋陈旉著的《农书》,书里主要写了南方的水稻种植,在养牛和蚕桑部分也有详细的论述,还有指出合理施肥改良土壤,可以使地力达到‘常新’状态。

一本是《王祯农书》。这是本相当厉害的书,不过李老爷子翻阅的最多的还是其中关于肥料的专篇,它主要讲了绿肥、小便、草木灰、腐草、泔水、淘米水、禽兽毛羽、沤肥等技术。

书本微微泛黄,但整洁干净,看得出书主人对它们很是爱惜。但是对李涛来说,最珍贵的不是这前两本,而是最后一本。

这本书无名,却是他自己的总结。种地数十年,他关于种地的心得多数都记载在了这上面,尤其是分门别类的肥料。记载的尤为多。

除却前人立书提出来的,剩下的都是他自己这几十年总结的,现在这本书上面记载的,有粪肥、饼肥、渣肥、骨肥、土肥、灰肥、绿肥、无机肥料、稿秸肥和杂肥等等十一个大类,还不算下面分出的各个小类。

写书人对它们精细的态度可见一斑。

老爷子一手沤肥绝活都在这上面了。

对于老爷子来说,在多数人普遍只会用草木灰的时候,他就已经能熟练的完成基肥、种肥、追肥等一系列施肥动作。这么多年下来,他更是在多料肥田、培肥地力和改良土壤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是以除了那些个平常的种地把式外,肥料才是他的地能高产的最大原因。

之前他也是毫无保留的将肥田方法教授给了小叶村的村民;但小叶村之所以能逃过战乱,就是因为它隐蔽在深山里。进村前路曲折,没有熟人带着容易迷路进不去,而这个扎根深山的村子,适合种田的地方不多。

种田地方不多,产出即使翻倍了也没引起注意;得到方子的人同样目光短浅,并没有意识到这方子价值千万金,只一心想奴役老爷子给他们干更多的活儿,甚至怕别人知道了会抢,出村便闭口不言村中的高产。

全村几十户人家,最开始还有人愿意跟着他学这些沤肥技巧,后面却都开始马虎起来,再到后来,那负责发酵肥料的地方就只有他会去仔细照看了。

小叶村人人都愿意用他的肥料,但却没几个人愿意深究这肥料怎么来的。

尤其在税收改革后,他们这些人家高兴坏了,交税的额度与以往也没什么变化,自家却能留下更多的粮食。

李涛最初未尝没有将自己的总结献上去的意思,但一来他就是个没背景的泥腿子,别说见高官了,连寻常读书人的面他都见不着,怎么送上去?他这等身份送本农书上去,怕是被人当柴火烧了都嫌晦气,他可不想自己的心血被糟蹋。

二来,他对新朝的信任度不算高,万一只是开头光鲜呢?

前朝那些光明正大加税要钱的官差小吏,趾高气扬吃到满肚肥肠的小兵小卒,年景好与不好,最后都只能留下十之一二的粮食……

这样的前朝,想要他的良方?做梦!

新朝与新帝的政策让他看到了些许希望,但小叶村本就闭塞落后,他得到的消息太少太零碎了。

他犹豫至今,也没想好到底要不要将这份资料送上去,又该怎么将这份资料送上去。

唰——唰——唰——

不大的尺梳声拉回来李涛的注意力。

他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家孙子刷牛刷嗨了,正扭着屁股左右开工呢,声音难免大了点儿。

李涛失笑,不过倒是将注意力转移过来了。

孩子长大了,也有主意有能力了,何不听一听他的意见?

“小丁,爷爷问你个问题。”

李丁刷牛刷得正开心呢,耳边冷不丁传来爷爷的声音,他心中一个咯噔,暗嗷一声:完了,爷爷不会又想催婚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