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刘婶子一家搬过来,虽说手段隐蔽,但若没人注意还好,一旦有人注意到,她们的行为就显得奇怪了。京城有文气的地方数不其数,大儒大官都有;那么多地方,怎么就刚好,偏选了这处落脚。
幕后之人这是想将那些天子门生通过姻亲关系通通织入一张网中啊。
这事在被整理好交代上去以后,刘家和一些人家就进入他们的视线。
散在人群中看不出异常,但若是看收集起来的数据,便非常明显了,尤其是女子——所有刚得功名的女学子身边,不是新搬来了适龄婚嫁的邻居,就是新搬来了与她们儿女适龄的邻居。
这些人里,最先有动静的就是张秀秀这边,以及林婉蓉那边。
想想也是,毕竟这一个是新科状元,另一个是当科探花,后者还是个寡妇呢。这不就是那喷香的肉,不被狼盯上才叫怪事。
楚蕴言在接收到这份汇报的时候,目色闪过兴奋。
盯了这么久,总算传来些后续啦。
尤其还扯上了刘安两家。
“这人说得对,先让他们狗咬狗一会儿吧。”
楚蕴言笑着将事情安排完并分发下去,看着同僚们各个‘吃瓜吃到了’的表情,不由由衷感慨,“咱们这才真真叫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
“嗯?楚侍卫长,咋这个说?”一个同僚不解问了声。
楚蕴言悠悠道:“意思是,我们都足够爱八卦,瞧你们那一脸的‘哇居然这样吗’的表情,可见人人心里都住着个八婆。”
“嘿你小子!”
“好你个楚大侍卫长!”
“侍卫长了不起啊,我们今天就要痛殴侍卫长!”
楚蕴言迎来了一波‘人身攻击’,笑闹后迅速出发。
山西太原,甘宁王氏。
王家的这代掌门人正在祖祠里上着香。
袅袅上升的香晕散开,拂过一个个黑沉的排位,也拂过下方沉静的手掌。
正是甘宁王氏当代掌门人,王万清。
甘宁王氏往祖上追溯,能一直翻到东汉司徒家一脉,族谱上出过历史上有名的宰相、皇后等等高位之人,见于史书记载的官至五品的有近十人。
他们这一支在前朝乾道初年间一直很是活跃,但后来因站错队,一下子沉寂了下去。后来前朝末代皇帝愈发昏聩,当时的掌权人当机立断,退出政治舞台。后来战乱,掌权人更是目光长远,看不上一心求长生的末帝,后面更是逐步低调,保住了大半家业逃亡太行山以西,最终落脚太原甘宁。
长辈的长远目光保住了王氏的世代昌盛,是以后面王家的代代掌权人都将‘韬光养晦’、‘目光长远’奉为圭泉。
到了这一代的王家掌权人,更是韬光养晦到微小谨慎了。
当初各地起兵逐鹿中原,他们王家‘再看看’,一再不择主公也不起兵;后来锦安侯一路征战天下,他们王家‘再看看’,并未出力也未追随;最后新帝登极大赦天下,他们王家仍旧是‘再看看’,并未派出家中子弟与之接触,也未睁眼看着世道变化。
直到如今世道稳定,各种新政策喷井,王家终于不准备在继续看了,而是准备出山恢复祖上荣光。
目标直指拜相封侯,入主中宫!
眼看着线香烧尽,王万清才开始叨叨起来。
身担一族的压力很大,他喜欢和牌位们讲话,非常静心,就像祖宗们在关照他一样。
“这太子啊,什么都好,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他身上没有我王氏的一半血脉。”
“不过不要紧,他没有,他的下一代有,也行。”
他可不会像那蜀地萧书荣那么蠢,只能看见眼前这一丁点的好处。
“我们要谋得的,可是这大锦的万载千秋!”
“江山社稷,万顷河山……”
“‘王与安,共天下’”
“真期待呀,老祖宗们定保佑我王家,繁荣昌盛,生生不息。”
王万清前脚从祖祠放松身心出来,后脚就接到了王宴止的传讯,原本还不错的心情顷刻间被破坏殆尽。
“愚蠢,如此形式下居然都把握不住……”
王宴止是王家支脉的孩子,算是王万清的远方侄子,但王家向来主张‘任人唯贤’;是以只要有能力且姓王,哪怕生在旁系,改个出身就是了,半点不耽误培养和扶持。
王宴止就是王家年轻一辈中不错的后生,长相上一表人才,读书上也过得去,小小年纪已经过了童生,秀才想来也是信手捏来之事。
恰好他又与那张家的小姑娘年龄相仿!
若是在金榜未出之前,他只是随手撒下的棋子,但谁知晓那张秀秀如此争气,竟是一路冲上了状元。
这小子的地位猛然窜高了好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