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番外(164)

作者:弥小仙人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第59章

搬入新居又恰逢临近新年,喜气翻倍。

江萤打扫安顿好自己,就琢磨着给张姐姐交房租。

张秀秀没有现在要她的房租,只说按季交付,等来年三月份再一起给,听得江萤一阵心暖。她知道,这是在变相地帮衬她。

翌日,江萤坐在窗边拿着绣绷,手指翻飞地做着绣活,只等再攒够一批就拿去换钱,心情轻快。

一墙之隔,李骥祖孙二人也在做事。

李文澜在忙着劈柴,李骥则拿着一本医书在看。

盛京的煤炭便宜,柴火也可以买劈好的,若是嫌贵,还可以自己走远些去郊外砍柴。

李文澜做这劈柴的活儿,更多的用处是在强身健体,以及方便他抱着这些柴火去隔壁蹭吃蹭喝。

他提供柴火和打下手,阿萤妹妹给他们做饭。

完美!

一通柴火劈完,李文澜习惯性的去找自家爷爷夸夸,进门却发现爷爷拿着书在发呆。

“爷爷,怎么了?遇上烦心事了?”

李骥回神:“啊,没事。”

李文澜也不追问,只道:“要是有事爷爷就喊我,别一个人憋着。”

李骥看向他,瞬间明白他心思,挥挥手将人赶走。

“去吧去吧,给人家多干点活儿,手脚勤快些。”

孙大不中留啊。

“得嘞!”

看着小孙子欢快离去的背景,李骥笑了笑,心情明朗了些。

他将手中的医书仔细收好,终是下了决心。

去吧,去捅破这天。

自从知道边上的张秀秀相公是此次的新科举人之后,他就一直有这个想法。

他上京除了安顿孙子以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将蜀地现今之状捅出去。

他很清楚,自己能逃出来算是钻到了空子;千家初初明面登台,部族还没收紧到彻底掌握蜀地,至少驿站还没被插手,若是当时驿站都已经换上部族的人,他们祖孙二人怕是插翅难逃。

但即使如此,已经很可怕了,蜀地部族隐隐有想自立之嫌。

最开始,他想的是敲登闻鼓。

登闻鼓是最高级别的衙鼓,与鸣冤鼓的功能类似,不过针对对象不同,鸣冤鼓主要是面向官员陈情,而登闻鼓可直达天听。

但前朝的登闻鼓就是个花架子,别说做“敢谏之鼓”、上情下达了,但凡有告御状的,必须先廷杖三十,理由是防止无端刁民恶意诬告他人。

要知道,若是没有人打点关节,只要十廷杖就能要人的性命!

登闻鼓已形同虚设许多年,他不确定自己现在去敲,那朱红大门能否让自己进去。

且这一敲,天下的目光都会聚焦与此,定然有打草惊蛇之嫌。

他一直在找机会,直到遇到张秀秀,他才看到了些许可能。

因为张仁新是个新科举人,尤其还是皇城脚下的新科举子。

这已经是预备官员,他能见到许多他这种小老百姓见不着的官。

若是能通过他层层辗转,叫人将事情捅到圣人面前!

光是想一想这种可能,他就觉得热血沸腾。

当然这是预想中最好的结果,但最坏,不过是自己放下一切去敲开那条登天路。

李骥的目光愈加坚定,收拾好了出门,去往了内城的张家肉铺处。

张家住宅和铺子是分开的,住宅在外城的黄灯胡同,铺子却是内城的安福胡同的巷子拐角处。这店铺不大不小,是个小二进,前面挂着处理好的各种肉食,后面有一个小院子,供放货和住人。

院子不大,但却有一处专供张仁新读书的小角落。

李骥到这的时候,就看到个文气十足的年轻人正伏在案牍上奋笔疾书。

他没有贸然打扰,等到年轻人将手中的笔放下才上前介绍自己。

“见过张老爷。”

张仁新被这突然出现的人声拉回神,这才看到面前的老者。他歉意地笑了笑,回了个读书人的礼,道:“对不住,才发现老丈在此。您是?”

李骥是直接被张秀秀放进来的,张秀秀这人,对待自己人主打就是一个随意。

连介绍都不介绍,直接将人扔了进来,自己继续忙着前面的生意去了。

李骥介绍了下自己,张仁新立刻知道了他是谁。

“原来你就是最近新来的邻居啊,李伯好。”

“不用叫我张老爷,太过见外了。”

李老先生这个年岁当他祖父也是够格的,但人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这声爷爷是怎么也叫不出口,张仁新折中叫了李伯。

李骥张张嘴,卡了壳。直接叫人名字是有些不礼貌的,但他又不知道对方的字号,总不能叫张小郎君吧?

“张公子。”

随后他正了正神色,开口道:“此番冒昧前来,确是有一事想请张公子帮忙。”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