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对祖孙都是读书人,爷爷带着小孙子出来游学,途经蜀地,却没不曾想到翻山的时候遇到了山匪,两人拼了命才从那些恶贼手中逃了出来。但那小孙子受伤甚重,甚至还伤到了脸!
两人好运逃到了他们村附近有人烟处才脱了险,正租了他们村村尾处的一个小院子养伤哩。
村子里没什么秘密,尤其这些外来八卦,人人都能听上一耳朵,现在溪边洗衣妇人们的口中,就随口闲聊到了这个事。
“游学?我记得是那些个大家贵族里的规矩吧?叫那什么读万卷书……”她卡壳了一瞬,立刻有人将话接了过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我知道,不过居然还有人敢抢读书人?”
“怎么没有,没钱的几个读得起书,要抢自然得抢这有钱的。”
“其他地界估计没得那么狠的人,谁让他们来到我们这了。”
“也是,其他地方读书人被抢了,报官肯定得到重视,咱们这儿么,唉……”
七嘴八舌说到这里,大家像是戳破了气球一般,泄气又自然地换了个话题。
“他们怎么样了?那小公子?”
“听说花了半边脸了,哎,白面一样的小公子呢,可惜咯。”
“是哇,这世道,别处可能没有,但我们这恶人猖獗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那些个对我们敲骨吸髓的,可不就是……呸,真希望他们一个个都下地狱,放油锅里死命炸,炸他个外嫩里焦。”
“哎哎哎,是外焦里嫩啦,小声点啦。不过地狱都有油锅能炸人啦?”
“可不是,你们没看那报纸上写的话本,还是用前朝秘事来写的呢。”
这话一出,边上人齐齐震惊,声音更是又压低了一层。
“你居然还能搞得到报纸,真假的?”
“敏娘,我记得你不识几个字吧,怎么还能看得懂报纸了?”
“小心哇,现在看报纸被发现,可是会被拉走的!”
“我自是听别人读的,你们若也想听,等夜里……”
“哎,好难啊。现在居然连听个话本这样的事儿都不被允许了。”
有人感慨的说了一句,人们的情绪又低落下来,但又能有什么办法呢,谁让她们只是底层小民。
“希望朝廷早点发现,现在的皇帝是个好皇帝呢。”
“是呢是呢,希望有生之年,能让我走出蜀地吧,我不行,我的儿孙能出去看看也好。”
“哈哈,那就好好养身子,说不得不仅能看到孙子,还能抱到曾孙呢。”
“爷爷,任由这村里人嘴碎的到处说,没问题吗?”
一道有些虚弱的声音浅浅响起,正是话题中的小孙子,李文澜。
现在的他正被推在小院中间晒太阳。
这几日阳光不错,他日日被爷爷李骥推着出来晒一段时间,有时候还会推着他沿村路河岸散步,那些闲言碎语自是也飘落到了他耳中。
李骥并不在意这些,甚至他希望流言能更广泛、更似是而非些。
老爷子笑着说道:“你若不是身在其中,听到这些话,会联想到一个村镇上的赤脚医生吗?”
李文澜从来聪明,闻言眼前一亮:“自是不会。”
李骥:“那就是了,流言能积毁销骨,也能化作那金蝉脱壳的衣裳。且人人都爱在那流言里添油加醋,当流言面目全非以后,谁又会去追溯源头到底是什么呢。”
他摸了摸孙子的头,慈爱道:“且看着吧,说不得过几天,这对祖孙就又成了那先搏恶贼再智斗猛虎的智慧化身了。”
“人能记住那些精彩的故事,却不会记住姓名,而当故事越精彩越离奇,就越不会认为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只当是编纂的故事。也许最后这祖孙两字,只会在开篇略略提下以做介绍了。”
以千家的自大,根本不会在意乡野传言,他们甚至连听都不会听;即使听到了,也不可能纡尊降贵,对一个故事里的普通祖孙感兴趣。
最后一点,他差点跑死头骡子,日赶夜赶,从蜀地中心的隆安府赶到处于蜀地边界的雅州府,不就是为了尽力拉开距离好出逃么。
等这些流言传回隆安府千家地界,还不知道已经改头换面了多少次。
“若后世真能流传开来,我们也算是故事里的人啦。”
“是以不必担心,好好养伤就是。”
说完,他又慢悠悠的研磨手中药粉,这是他调给孙子恢复去疤用的。
李文澜身上到处都是淤青血痕,好在人年轻,恢复起来也快。但右脸上从太阳穴下到耳朵边上,有一条长长的、连贯的伤疤。显然当初伤在了这地方,十分吓人,又因着整张脸血肉模糊了,才让对方认为他已经死了,直接放弃扔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