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番外(139)

作者:弥小仙人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不冒进不贪功很好,不过倒也不必太过谨慎,半步不敢多步,这本就是一件需要长久做下去的事情。”

“据朕所知,水泥铺路,至少潮湿养护七到十四天,才能开放行人通车,尤其是初凝后的七天内,要不断喷水养护,保持水分,二十八天后才能达到使用标准的强度。那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就守着这些,其他都不干了?”

茂林高头皮一紧,道:“自是不该,请陛下指示。”

安临琛:“不是什么大事,继续盖房子吧,这事你熟。”

“就从选址建一座水泥作坊开始吧。”

茂林高应声:“遵旨!”

他又要盖房子了。

连着将近半个月,皇帝都耗在了工部。工部众人倒还好,随着经常面圣总算不再一惊一乍的了,其他部门可就开始酸溜溜了。

尤其户部。

陈达最近郁闷不少。

皇上不知道咋的,除了上朝,已经很久没召他了。但若是说忽略他吧,倒也没有,户部递上去的折子通常都批得飞快,而且大额金钱的调度只要合理、账目清晰就没有批不下来的。

这让他即开心又心痛,他就是个属貔貅的,皇帝能把守国库的事情交给他,这还不叫信任吗!

但是,皇上本人为什么不愿意见他了?

大锦开朝时,帝大赦天下的恩典里有一条是免税三年,供黎民百姓修生养息。

实际上这三年时间也有给朝廷规划新政的意味。

在太和元年八月时,皇帝就连发过两条教民榜文说新政,当时以前者废除贱籍为主、重新为天下百姓编纂户籍,只顺带开放了恒产登记,并告知了以后收税是户税。

但毕竟还没到交税的时候,人们能听进去多少犹未可知。

翻了年就是太和三年了,就要到大锦正式征税的第一年了。

这等大事自然不可能到了当年才开始准备,尤其皇帝的蓝图上可写着土地国有、摊丁入亩呢。这意味着要开始清丈土地了,之前没登记的田产通通要收归国有了。

现在全面清算要开始了,牛鬼蛇神怕是少不了。

陛下怎么半点不着急的样子,还不找他……

哎,他想和陛下深入交流啊。

安临琛倒没有不愿意见陈达,只是陈达这人吧,一方面自带‘教导主任’的气质,尤其他还给安临琛讲过几次课。见到他,说头皮发麻有些夸张,但确实没那么欢喜。

二来吧,一旦谈到关乎钱的事情,这人就会不自觉的垮下脸,更是把【啊怎么又要钱了】、【臣没钱】、【大锦没钱】、【国库好穷】这一串字放大加粗顶在头上。

偏他是户部尚书,有见到他的政务,能不聊到钱吗?

是以每每见到他,就像见到一个行走的哭穷钱包,搞得安临琛理不直气不壮的,莫名心虚。尤其现在他做的事情,不管是火药神兵,还是玻璃下放,都是在前期哐哐哐砸钱的阶段,还没见到金钱回流呢。

尤其是现在他准备大修路政,简直是在户部的心脏上蹦跶。

实在不想见到这位的晚娘脸。

又一天,下朝后皇帝又准备朝工部跑,陈达实在忍不住了,求了觐见。

他有些脸红,但想到自己这事儿也算是正经重要事,到底把自己那股子‘陛下是不是不待见我了’的酸气给压了下去。

陈达是重臣,安临琛想了想停了脚步,将人放了进来。

陈达进殿行礼:“参加陛下。臣有些要事,需当面阐明。”

安临琛:“奏。”

陈达:“如今金桂飘香,马上又是一年乡试时候了。据臣所知,基本上所有的外派官员都到位了?想来这后备生源也很足。”

安临琛也不意外他说的这些,不说普通折子互通,六部高层之间消息自然也是互通的。

再说了,新官上任,首件要事就是清查人口整理户籍的,能绕过户部去?

“是如此,陈卿所为何事?”

安临琛盯着人,等着陈达继续开口。

陈达:“既然官员到位了,那如今关于赋税政策、田地改革之事是否……以上,陛下以为何?”

陈达言辞委婉地说了一大通,核心是推广新土地政策一事。

这件事筹备很久了,却还没准备下放。

从开朝初戚宣提出相关议题,最终由安临琛定下大基调以后,相关政令就一直在讨论调整。当然,能参与进讨论的都是重臣,陈达也听过不少回。这事儿又与他们户部息息相关,所以那这个当由头很合适。

这等大事,自然在安临琛的规划之内。但这是动根基之事,急不得。哪怕朝廷嘴上说破天,百姓也不一定立马就高高兴兴的接受。

普通百姓靠天吃饭,最是害怕有大变动,官府硬压之下可能会心不甘情不愿的做,恐慌之下,真得了好处也不见得感激,但恐慌的根子一旦埋下,消除不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