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成了开国皇帝+番外(127)

作者:弥小仙人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另一边,新科的一甲三人与其他新进士们分开。

新进士左出昭德门,右出贞度门,而一甲三人由午门正中出。

丹陛中石称御路,只有皇帝才可以踩践,所以午门的中路除非皇帝出行从不开启,但却在殿试传胪后准许文武一甲的进士由此门出,这是连亲王宰相也不能享有的隆遇。

是读书人最隆重辉煌的时候。

午门前,一甲三人身着红袍,老老实实听着接引官员的指挥。

江泉明看了眼不远处皇城护卫们的盔甲,将眼中的羡慕压下。

原来这就是皇城啊。

江泉明今年三十有二,出身关东江氏,祖上阔过,往上数数也勉强能算是个四世三公的簪缨世家。但他身处其中,却无比明白自家其实不算什么。

关东漠北之地,本就苦寒无比,又远在山海关之外,本就不富庶,在这样地方扎根的世家,又能有多有权有势?江家不过是在乱世中站对了方向,才得以保全。当今圣上逐鹿中原的时候,江家曾给予过方便,但这点从龙之功,并不够换来开朝首个状元之位。

江氏只是面上光的世家大族,关东也远不如江南富庶、不如中部豪横。

就他所知的,新科进士里,不乏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和清河崔氏的人。

所以到底为什么?

心中念头百转千回,但实际上现实只过了眨眨眼的几秒钟。

“江兄?江兄?”

耳边小声的传唤,唤回了江泉明的神智。

他往右边看了眼,出声之人正是榜眼崔南辞。崔南辞身量不高,只到江泉明的鼻尖。唇红齿白,书生意气十足,十分符合时人的审美。

看到江泉明向他看过来,崔南辞爽朗了笑了笑,道:“看江兄有些神思不属,这是怎么了?”

江泉明同样回复了个微笑:“抱歉,走神了。”

这就是他不安的很大一个原因。榜眼崔南辞,出生清河崔氏,还是主家嫡系。这是清河崔氏明晃晃的示好诚服。结果皇帝接了,却没完全接,反倒将他们关东江氏推了上来。

两人只视线交错了一瞬,崔南辞眼神诚恳,带着明显的结交之意,但显然目前的状况不允许他们多加思考,只能跟着礼官的指示。

探花倒是安临琛单方面的‘熟人’,正是那个粉色考试达人,陈玉成。

陈玉成老实跟在前面两位同僚身后,并未上前搭话,眼神清正,姿态端方,无懈可击。

一行人从太和殿门口出来后,经乾清门、午门、端门、承天门,才从承天门内东北角的长安左门。

长安左门被称为“龙门”,长安右门称为“虎门”。凡考取进士的人,都要在传胪大点上传呼姓名,姓名写入“黄榜”,张挂在临时搭起的“龙棚”、即彩亭内。

此时黄榜已挂好,只等着一甲三人前来和众人一起参拜了。

很快,三人到了。众人列好队伍跟随三人上前,由状元江泉明率领新进士看榜。接着顺天府尹给状元江泉明插鲜花、披红绸,最后将礼官手中的马绳交给了新科三人。

江泉明谢过府尹,这才将手放到自己的那匹黑马身上。分给他的这匹马高达威猛,毛发油亮,极为神骏,却很是沉稳温顺。江泉明再次感喟,不愧是皇城啊。

来不及多加感慨,他在礼官的恭请声中骑上御赐的高头大马,跟着列好的仪仗队伍浩浩荡荡走向天街,迎接人们的山呼海啸。

天街,鲜花香囊手帕和人群的喝彩、满天的锣鼓声一同降临。

午后的阳光撒下,照得人眼睛睁不开,而新科进士们发冠插花、身披红绸,骑着御赐的高头大马,走向他们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

注释:(今天的注释是名词大解~)

①读卷大臣:由于殿试在名义上是皇帝作主考,所以称读卷而不称阅卷。

东楹:厅堂东侧的柱子。

丹陛:宫殿的台阶。

黄案:尚书省的案卷、文书,通常是黄色盘案。

云盘:承露盘,意高耸入云,是考之史籍。感兴趣的可以搜一下承露盘仙人,汉武帝建造的。

丹墀:拼音是dān chí意为宫殿前的红色台阶及台阶上的空地。

第47章

传胪大典的结束,意味着大锦的首个大比之年落下了帷幕。

四月廿五日传胪后,一甲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第二名、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还有些文章锦绣的,也填充了进去。翰林院终于在新朝开朝一年后,迎来的人才扩充。

其余进士上任的上任,补官的补官;除却一甲,新科进士们被留任在京的不多。不过原本能留任京官的就是少数人,倒也没有人产生疑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