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这群古人说话也不再文绉绉让人猜不透了,都是经过他的熏染啊!
“参加的!咱们但凡是在我这两个小摊上消费满二十文的,都可以获得赠品。您就算二十文全买烙馍,咱们也送您一包米花糖!”
简时安可是名副其实的奸商。对于这些商贩们的心理活动可是拿捏得十分精准。
有的主顾念旧,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为缓慢,那他就主推自家的烙馍。
他可是带了学徒的人,摊烙馍对于这些学徒来说都是基本功,每个人都要掌握。
不止如此,简时安也实行新的奖惩方式。一人一个锅,每摊出十张烙馍奖励两文钱。
前提是十张烙馍没有任何损坏。但凡有一张烙馍有破损,那就得倒扣一文钱,直到你那两文钱扣光为止。
所以说做简时安的学徒是痛并快乐着。试问,谁家学徒在免费学习的基础上还能落得点油水呢?
可别小瞧这两文钱,学徒们做熟练了的话,他们一个时辰可以摊出大几十张,多的话能做出六十张。这就是十二文。
有了十二文,他们可以拿着补贴家用或者留着零花。
总而言之,这些学徒们在简时安的奖励政策下没有一人想要离开他另立门户的。
这也是甜蜜的烦恼啊。
所以简时安现在算得上是烙馍大户。除了一部分要留给李秀,其余的烙馍都被他拿来贩卖。
三文钱一张,主打一个薄利多销。
“行嘞!那给我按照老规矩做份炸串卷,再给我拿四张烙馍带走。”
“一共是二十四文。”陆轻寒嘴皮一哒啦,利索地报出价格。
收好钱财后,他便拿起一个油纸包递给对方。
这是简时安与他在家里事先打包好的米花糖,一油纸包里有三块米花糖,这些米花糖可不是供人品尝的小块,而是简时安特地切大了的块状。
简时安知道自己的噱头做得很好。
二十文的价格定得也不高,他现在一份全套的炸串就要十二文,一份竹筒饭也是十二文。主顾们稍微加点东西就能买到二十文钱。
反正稍微多加些钱就能拿到赠品,这赠品还是甜点,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简时安预先料到了自己这个活动一出就会有很多主顾前来购买,那他这个赠品不得做得好些?
每一块米花糖都被他刻意切大了不少,比之前陆轻寒吃的那种米花糖要大起码一圈。
至于挣不挣钱?
简时安这个奸商能做亏本买卖?米花糖的成本早就算进了其他小吃的成本中了,不仅不会亏一文钱,还赚了不少呢!
这个活动经过简时安这么一做,再加上那些主顾们口口那么一传,期待的宣传效果很快就能体现出来了。
“简老板,给我来七张烙馍!”
这是二十一文。
“小哥儿,两根竹筒饭!”
这是二十四文。
一次人声就是二十文打底的进账,除了炸串摊刚开业的那会儿,简时安难得一天赚那么多。
更别提从未见过如此大场面的学徒们了,一个个都卖着力气。
擦桌子的擦得更加认真,卖竹筒饭的吆喝声也更加地大起来。
前些日子来写意见簿的小厮也赶忙过来捧了场,为了得到更多的米花糖,他们竟然组团前来购买,一买都是六十文起步。
总而言之,一场满赠活动下来,买方和卖方都很满意。
唔,接下来再用些什么套路呢?
简老板实在是太烦恼啦。
第53章
开启简宅美好一天的是简时安做的早餐。
自他开始做小摊生意起,每天都会变着花样地给自己和陆轻寒做早餐。
在还没有多少学徒时,简时安偶尔也会给李秀和程喜带一份。这两人也就多做一些面、多煮一些粥的问题,不碍什么事。
可现在不行了。他的手下可是有六个固定学徒,把胡滨也算上的话那就是七个学徒,一共九个人的饭。
简时安本就是免费教学。平日里为学徒们提供食材都不收取一分钱,不论做好做坏,都能允许他们带回家给家人品尝。
再加上现在都实行奖励制度,每卖出一份小吃都给他们算提成,这已经算是提高自己的小摊成本了。
倘若他再为这些学徒们提供早午饭,那他就不要想真正盈利了,改行去做慈善好了。
所以这不是简时安自私不负责,而是他自己实在是负担不起这么多人的口粮。
不过偶尔他也会搞出点新花样来分享给学徒们。
比如这一次,吃腻了面条、稀粥的他准备捣鼓一下鸡蛋饼。
嘶,现代的鸡蛋饼可是大街小巷都有,小小的饼皮可以搞出很多的新花样。
简时安不是津省人,对于当地美食“煎饼果子”一直很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