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当年村小学的老师也是临时找来的,应该是邻村的某位退休教师,与百悟的爷爷相比是要年轻些,但文化学识或许远不及前者。陆深的答案在他这样一位教了大半辈子书,却也鲜有机会走出去的长者看来,是过于狂傲了,于是他敷衍地表扬了一下陆深“有想法”后,紧接着又补上了一句:
“这个村里出去打工的人是不少,但要想坐进办公室,对大家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这位同学还想着要做大领导、大老板,去管好多好多人,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老师很为自己能说出这样“高深”的成语而沾沾自喜,在场的各位孩童还都不理解“痴人说梦”的涵义,包括当时的陆深。但他总觉着:“梦”本身就是个不错的词,百悟的爷爷也告诉过他,人能有个“梦想”装在心里头,是件好事。
于是,陆深误打误撞地将当年村小老师的嘲讽当成了一种鼓励,一路用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创造了很多个原本村里孩子想都不敢想的“第一次”。
这样穷困、偏僻的村子里,第一次有人考取了县里最好的中学,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大学生,也第一次接触到了“博士”这样听起来就“深不可测”的学位和概念。
陆深的成功为贫瘠的家乡树立了标杆,村里的家长和孩子心目中的榜样从此以后都有了具体的形象,他们的内心也充盈了更多的希望。但凡再有邻村的人瞧不起他们,或是嘲讽这里的孩子没办法拥有多好、多远的未来,他们就可以用“陆深”的名字进行还击。
他也总算是用自己日复一日的努力,证明了——痴人,才配说梦。
只是走得越远,攀得越高之后,陆深逐渐发现:人生这些所谓的“梦想”,根本就没有尽头,之前的他,总是憋着一口气,旁人玩乐、酣睡之时,他依旧坚持挑灯学习;同时,为了能有更好的身体状态,他也坚持习武,这样的锻炼也助于自己出门在外时,更有底气。
小时候的陆深,会以为:考上县里最好的中学,就可以松一口气了,却发现还要考大学,读了大学后,他又产生了读研读博的想法,毕业后又需要为了找一份更好的工作而忧虑,好似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任务和压力,因而没有尽头,他也就无法停歇。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陆深还发现:有些事,单凭自己没日没夜的努力,好像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有些与身俱来的阻力在冥冥之中掌握着大众的人生,他无法左右。
好在老天待他不薄,在陆深最迷茫的时候,他非常偶然地遇到了自己的爱人,于是一系列他曾担忧的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如今,新的项目又将成为他事业上的一大转折,竞争对手是个名声并不好的科研人员,缺乏管理经验,但看上去来头不小。
在他还未想好应对之策时,又在梦里受到了启发:陆深梦见了一片墓地,还梦到了另一个陌生的名字。于是,他便专门抽出时间,启程来到了这片地方。
***
如今的陆深,已经和百悟记忆中清瘦的深哥哥不太一样了。
他比从前更结实了一些,但也没有发福,眉眼依旧如同往昔般精神、俊朗,发型和服饰也比从前洋气了很多。自打到S城读书和工作以后,百悟就很少回村了,爷爷走了,其他的家人也习惯在外忙碌,家乡对他而言的意义,就变得淡薄了;同时,陆深回村的机会也不多,因而两人也好几年没见了。
即便如此,深哥在百悟眼里,仍是地位不亚于血亲般的存在,所以偶遇对方后,他甚至来不及细究他为何也会出现在这个地方,就被巨大的喜悦感给吞没了,忙不迭地为杜柠介绍起来:
“这位是我老家最最最优秀的——深哥,他可一直都是我们全村的希望和榜样!”
“深哥,这位是杜柠,是我的同事,我现在在一家餐厅工作。”
百悟的心态向来轻松而坦荡,即便在面对老家走出来的“成功人士”时,他也丝毫不会避讳目前这份看起来或许不算光鲜的工作,而且从内心来说,他确实非常喜欢斜阳餐厅,也为自己能有机会成为这里的一份子而感到骄傲。
杜柠突然想起了那个夜里的天台,百悟曾对自己讲过一名代号为L的少年的故事,当时的他或许不想暴露自己在故事中的“主角身份”,却没意识到自己早就说漏了嘴。包括今天也是,看来百悟已经不记得:自己也在故事里提到过“深哥哥”这号人物了。
与百悟相比,杜柠肯定要冷静得多,他同这位新认识的气质大哥打了招呼后,忍不住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