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当厂花,肝完任务效国家+番外(185)

作者:吃一块曲奇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要说张曼丽看不上苏软软吧,但偏偏每次都被她吃得死死的。

苏软软偷偷藏好证据,谁也没告诉。

若不是冬瓜蛋子和谢知言的意外发现,以这种架势,俩人说不定真能掐一辈子。

调查结果和处置结果出来之后,最受打击的无疑是谢老爷子。

其次,就是顾远山接受不了这一现实。

他再三质问张曼丽为何要这么做,始终都没得到一个确切的回答。

或是陈年间隙,或是利益驱使,这些话她大概最后只能在审讯室里招待了。

最终,张曼丽被调查组抓走,苏软软不知道去了哪里,顾远山申请了大西北支援计划,只留下不知所措的顾呈年。

临走之前,顾远山想见自己老师最后一面。

谢老爷子没有见,只是让人带话,“好好在边疆做贡献吧。”

顾家在南江电机厂待了这么多年,走的时候却悄无声息的。

谢家平反后,帝都所有财产原路归还,谢老爷子这些年的工资待遇如数补发,然而一些失去的东西,却再也回不来了。

但是日子还是一样在继续。

谢老爷子打起精神,接受了国营112厂的邀请,成为厂里的技术顾问。

这家对外称做东省机械厂的国营厂,是华国航空工业的摇篮,正是未来大名鼎鼎的南江飞机工业集团。

谢知屹也成为601所的正式员工,成为南江飞机设计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

考虑到谢知言的个人意愿,还是让他继续留在电机厂子弟小学继续读书,满足了他和冬瓜蛋子的心愿。

而南江电机厂经过近半个月的讨论,也终于确定了“小家电大品牌”的发展战略,成立了除发电设备研究所、电机技术研究所以外的第三个研究所——家用电器研究所,未来将投入一部分研发精力深耕小型家电领域。

南江电机厂计划要打造的第一个王牌电器产品,就准备从电风扇入手。

选择从电风扇入手,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电风扇技术门槛相对不高,电机厂本身就具有一定研发能力和生产基础,用来打头阵是较为稳妥的选择。

二是此时正值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抓紧时间试生产一批成品投入市场,有助于电机厂获得市场反馈后进一步改进产品。

新成立的电器研究所负责产品的设计工作,所内研究员都是厂里有经验的老人,接下任务的时候满怀信心。

可当看到赶制出来的样品时,时夏不禁沉默了。

眼前这个毫无美感的铁疙瘩,说得好听点,这是粗犷冷峻的工业风,说得不好听,这玩意儿是又丑又笨。

全金属打造,没有感情,全是技巧。

力气稍微小一点的姑娘,恐怕都搬不起来。

虽然时夏对此很有意见,但几个研究员显然对设计有几分自得。

研究员老林兴致勃勃地给时夏演示,“小时科长,你看,我们在电风扇底座上增加了一个灯管,这样一来,风扇的功能就更加丰富了。”笔趣阁

说完,他摁住灯光的开关。

五颜六色、绚丽多彩的灯光开始跳跃,现场宛如迪厅。

哟呵,不仅是工业风,还是酷炫风。

彩色灯光映照在老杨脸上,他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第138章 讨论思路

此时此刻,时夏很难形容自己的心情。

大概就像后世年轻人回到家,发现自己老父亲老母亲花费巨资,在客厅装了一个花里胡哨的吊灯。

这个灯不仅能变换七种颜色,打开还能唱“我在仰望,月亮之上”。

你弱弱抗议,老父亲却觉得你不懂,说这是时尚。

时夏怕老林也是这样,因此她并没有马上发表意见。

接下来,老林又展示了电风扇其他功能。

比如,这玩意儿里面居然还装了个小型收音机,怪不得能重成这个样子。

其实老杨几人的想法在这个年代并不出格,因为风扇的一机多用正是当前各大生产厂家的主要创新点。biquge.biz

这种装上照明灯、钟表、磁带机、收音机的电风扇曾经也流行过一段时间,但以时夏的眼光来看,这种潮流显然是难以为继的。

因此,时夏也开始反思自己,怪她当初没有仔细和研究所交涉。

创新是肯定要的,但却不是这种将所有功能堆砌在一起的创新。

于是,第二天下午,时夏在电器研究院召开了一次小型会议。

一进会议室,大家脑海里不约而同出现一个想法——今天的会有点特别啊。

倒也不是其他原因,实在是桌上那两个大箱子有点显眼,让人想不注意都难。

会议开始,时夏并没有铺垫太多,直接就事论事道:

“各位电器研究所的同志这些天辛苦了,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形成设计,给出样品,离不开大家的付出和努力。但针对第一版设计,我个人有一些不同的意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