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夕也许真的病了,不是生理上,而是心理上。
他在心里潜意识认为自己的身体存在问题。
其他人忙碌并没有注意到向夕的反常,谢暮注意到了却无能为力,他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让向夕打消这个念头。
人的心理跟大脑一样,极为复杂,病入膏肓就无可救药,没有治疗方案。
《慕》系列的最后一首歌,在向夕反复打回的鞭策下,总算录出了让他比较满意的版本。
这段时间一唱歌就心里发慌的陆昭也狠狠松了一口气,向夕再不满意,他都快患上录歌PDST症了。
《慕》系列最后一首名叫《gifts》,有礼物和赠予的意思。
陆昭一直不能理解这首歌的名字和内容,所以表达不出创作者想要的情感。
直到跟谢暮聊天,对方突然提出一个假设:“如果你和晨景在那段时间失去了夕夕,我们又会怎么样呢?”
陆昭反复品味,会怎么样呢?太阳从东边升起,月亮从西边落下都跟他们没有关系。
也许晨景依然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他终有一天会为了晨景犯下不可饶恕的大错。
太多可能性了,他唯一没想过的就是他们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那个时候的他看不到‘幸福’这两个字的笔画。
向夕活着,还留在他们身边,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抚慰,生命的重量支撑着他们去面对这个世界。
他们现在还能笑着烦恼其他小情绪,上天已经赠予他们最好的礼物。
陆昭仔细研读了《gifts》的歌词。
他发现。
他们四个人,因为其他人的存在,他们才保留了爱别人的能力。
那些无条件的爱,就是一份让人振奋起来的礼物。
在四季风物的更替里陪伴着他们缓缓前行。
有一天,其他人不在了,他们经历的回忆不会消失,他们付出情感的能力不会消失,他们依然能怀抱美好的回忆,在这偌大的世界跟随群体一起生存下去。
世界不再只有他们四个人,真心实意付出过感情爱他们的粉丝,周洋、刘逝川、晋楠这些人就算不那么特殊,也不是他们随时可以断绝联系,抛弃的对象。
这首歌的风格跟陆昭以往的曲风大相径庭,从歌词到曲调都有很大变化,陆昭难以驾驭,这么久才录出来也情有可原。
真正理解向夕的《gifts》后,陆昭既想笑,又想哭。
他都开始怀疑向夕是不是被妖怪附了体,平时没什么情绪的向夕,为什么能创作出那么多感情迥异的作品。
他所有的感情大概都宣泄在了自己的作品中。
所以平常才一副,我看淡了,累了,毁灭吧世界的模样。
他真不情愿把这个功劳安置在谢暮的头上,如果是因为谢暮的存在,向夕的情感才丰富了起来,那之前时而哭的稀里哗啦,时而生无可恋的向夕又是怎么回事?演他们呢?
不得不说,陆昭从某方面接近了真相。
向夕所有的情绪都在上一世宣泄了个干净,他失去到没有东西可以再继续失去,经历了那样的人生,他还能保留什么呢?
那个会哭会示弱的向夕,只不过是为了让陆昭和元晨景能安心的假象。
现在的向夕,才是最接近真实的他自己。
只是这些事,他不会让其他人知道。
谢暮以最快的速度忙完手上所有的拍摄,他想陪在向夕身边。
也许是拍摄题材的问题,他久久都不能出戏。
他在剧中扮演了一个不断失去的人,就算掌握了回到过去的办法,他也依然在不停挽回中不断失去。
他什么都没能拯救,改变了一样他会失去另一样,被改变的命运最终也会在某个点回归到原来的轨迹。
最初主角掌握了回到过去的能力,他满怀希望,信心满满要改变自己和亲近的人命运。
一遍又一遍,他渐渐暴躁,愤怒。
发现自己无论再怎么重来也无能为力后,他悲伤,痛苦。
直到最后认命的麻木。
在不断经历中,他拾捡了许多亲人、爱人、朋友跟他相处时没在意的美好回忆。
最终,失去了回溯的能力,他回到最初他回溯过去的那个时间点,不在纠葛过去,怀抱着集来的美好回忆,将人生重新出发。
影片上映后有一句很有名的点评。
温暖在悲伤和绝望中开出花,带来希望。
拿到这个剧本时,谢暮就被其中内容深深吸引,这也是为什么他不愿意离开向夕,却还是接下剧本的最大原因。
回到家,谢暮看到向夕裹着毛毯在客厅的吊椅上安静睡着的模样,莫名松了一口气。
他走过去将人轻轻攀醒。
“你回来了?”向夕早就得到谢暮工作快结束要回家的消息,一点也不意外,慵懒地打了一个呵欠,高举双手舒展筋骨。